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在臺灣 如何有尊嚴地養老

2016年03月31日 08:13: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2060年的臺灣,一位老人在路邊突然昏倒,可能沒人扶。不是沒人敢扶,而是因為路過的多半都是拿著助行器、自顧不暇的老人。

  這當然是個略帶誇張的猜想,但少子化加上人們越來越長壽,臺灣人口迅速老化,則是不爭的事實。臺灣1993年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率超過7%;推估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4%;2025年則進入超高齡社會,這一比例超過20%。如何有尊嚴地養老,不僅是個人思慮,還是臺灣社會最關切的話題之一。

  政策保障,財源何來

  今年農曆春節,島內一家媒體報道了臺北大同區的一幕:一個破舊公寓中,27位老人擠住在用木板隔起來的僅容一床的“蝸居”。他們中很多人僅靠低收補助和老人年金每月計1萬元新台幣(以下均為新台幣,約5元新台幣合1元人民幣)過活。這個收入水準在臺北找不到更好的住處,只能在這種每月租金2500元到5000元的廉租房中慘澹度日。

  由於老齡化問題日益迫近,臺灣制定了很多保障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大退休保險。除軍公教退休年金、勞工保險、農民健康保險,2007年又通過“國民年金法”,將沒有參加相關社會保險的25歲至65歲民眾自動納入,使退休年金全覆蓋。不過,在臺灣的政治制度下,“派糖”易、增稅難。臺灣勞動人口今年達到最高峰,也就是説,從明年開始“繳錢”的人數開始減少,“用錢”的人卻不斷增加。有人推估,現狀如不改變,未來15年內,臺灣四大退休基金將陸續破産。

  與此同時,長期照顧問題也浮上臺面。據統計,臺灣目前約有76萬名需要長期照顧的失能、失智者。2010年,臺“行政院”擬出“長期照顧服務法”送交“立法院”。結果,直到2015年5月,“立法院”才通過這一法案。之所以延宕4年半,主要是對於90億元長照基金來源,各方意見不一。最終不得不付諸表決。

  坦白説,這部“長期照顧服務法”涵蓋了長照服務內容、人員管理、機構管理、受照護者權益保障及服務發展獎勵措施,內容比較週全。尤其是將家庭照顧者的支援服務納入進來,體現對失能、失智家庭的關愛。以其中的喘息服務為例,失能、失智者家庭成員常深陷在日復一日的照顧中,不得喘息,“長期照顧服務”規定為他們提供每週數小時的替代服務,讓他們得以短暫休息。可惜的是,因為資源無法快速整合,這部法案雖然通過,但要兩年後才能生效施行。

  在長照發展路線上,臺灣兩大政黨的想法不同。國民黨主張構建長照保險,引進産業競爭思維;民進黨則提出,增加房地合一稅、遺産稅等稅收,在長照服務提供達一定數量後,再討論推行保險制。雙方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存在一些問題。以即將執政的民進黨提出的方案來説,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日前就投書當地媒體,認為不再額外繳納費用,容易讓普羅大眾接受,但卻潛藏著稅收易受經濟影響而不穩定的隱憂。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更坦言,民進黨提出的加增房地合一稅和遺産稅,恐怕都收不到。因為有錢人除非猝逝,不然都會提前轉移財産,而房市太冷,收不到多少稅。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