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不必誇張“帝吧出征”的兩岸負效果

2016年01月22日 09:14: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大陸網友20日晚百度“帝吧”出征,翻墻向Facebook上的蔡英文及臺灣綠營媒體挑戰,很快刷爆那些帳號。這些網友立下不要罵人等參戰須知,有避免被舉報或被抹黑的意識。21日晚,類似行動再次出現。

  大陸《環球時報》21日社評説,參加“帝吧出征”的人據分析主要是大陸90後網友,蔡英文當選之後,不斷有大陸網友翻墻去Facebook與臺灣網友論戰,發生了表情包大戰等。那些大陸網友也都主要是90後。文章具體摘編如下:

  網路小青年們的愛國行動非常搶眼,輿論眾説紛紜。這是大陸青年網友完全自發的出征,整個過程無官方的影響,它更像是一種網上狂歡,要挑毛病總是不難的。但它的價值觀基礎是愛國的。它是大陸90後青年受到外部政治刺激時的自然反應,是那些年輕人情緒的呈現。如果用國際上政治行為體的一些規則來度量它,這種度量本身就有些荒誕。

  帝吧出征等透出了一些資訊,它們包括中國90後年輕人國家認同的輪廓,他們潛在的政治熱情以及它的大致方向,還有他們的自我組織能力等等。這些資訊與國內外一些力量原來的預期不太一致,也不合他們的願望,因此他們對它的批評走了價值先行的老套路。

  我們認為帝吧出征應被看作網路上的一件普通的趣事,它挺新鮮,大陸90後與臺灣年輕人在網上打了一架,能不打當然好,但打了從過程和結果看也沒啥大不了,它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種打架,年輕人自有他們的智慧和底線,他們玩得好像挺開心。

  長期以來大陸方面出於善意對臺言行謹慎,非常注意照顧臺灣公眾的感受。一些人主張不僅大陸官方應當説話很注意,大陸民眾在遇兩岸摩擦時也應克制言行,避免損害兩岸間的氛圍。然而事實證明臺灣輿論很難哄,它們不太買賬。而這樣做又可能壓制大陸民眾的正常愛國情緒表達,綜合效果未必好。

  實事求是大概最輕鬆。解決臺灣問題光靠以利誘之肯定不行,戰略上需要恩威並施。大陸民眾的愛國情緒與“臺獨”的影響自然要發生碰撞的,這種碰撞在某些時候會被“臺獨”利用製造悲情加以利用,但大陸民意的團結和強大還會有更多正面作用,而且這些正作用一定比因“臺獨”搗鬼而生出的負效果要多得多。

  隨著民進黨上臺,今後一段時間兩岸年輕人的網上摩擦恐怕少不了,官方自有官方的穩健,民間自有民間的活潑和不規則,大陸90後網友增添了外界認識中國社會的一個突出元素,我們是什麼樣就什麼樣,不能總是我們適應外部社會,今後也要讓外部盡可能多地適應我們。

  大陸90後小青年似乎比年長的一代人更自信,更有能力直接參與到全球化時代的各種跨境事件和熱鬧中去。我們應提醒他們注意分寸,別吃虧,但沒必要以老經驗教訓他們,有些責任是我們大人的,還是讓我們大人承擔吧。年輕人活潑、健康就好。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