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兩岸往來尋求新突破

2015年06月19日 14:25: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來自臺灣嘉義的“90後”小夥溫佳學,因為參加海峽論壇,第一次跨越臺灣海峽。這條海峽曾是祖先涉險渡過的“黑水溝”,也曾是兩岸對峙的“天塹”,如今已成為兩岸同胞往來的“黃金水域”。據不完全統計,從1987年兩岸結束隔絕狀態至今年第一季度,臺胞來大陸累計超過8338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累計超過1706萬人次,合計兩岸人員往來突破1億人次。

  參加海峽論壇的不少臺灣嘉賓對此深有感觸。在臺北一家飯店工作的李宗霖説:“我們做江浙菜較多,跟杭州樓外樓餐廳交換過廚師。工作中我經常接觸大陸客,很多成了朋友,一直保持聯繫。”

  “兩岸民間往來規模增長,不斷創下新高,這是大勢所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石正方説,近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推進,大陸方面在制度層面不斷調整和突破,為擴大、深化兩岸民間直接交流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本屆論壇再傳佳訊:大陸方面將對臺胞來往大陸免予簽注,並適時實行卡式臺胞證。臺東市新生裏里長黃治維説:“以後來大陸更方便了。”在臺灣經營小型貿易公司的他琢磨著如何搭上福建自貿區“快車”,“希望這裡會有適合臺灣年輕人和我們這種小公司的商機。”

  除了規模擴大,兩岸民間交流結構也在變化。“以往是臺商來大陸比較多,現在參與人群更廣,越來越多臺灣青年來大陸讀書,還有不少臺灣中南部基層民眾來大陸當個體工商戶。”石正方説。

  作為兩岸民間交流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海峽論壇舉辦七屆以來,臺灣社會各界踴躍參與,除相關黨派外,還有工會、青少年、婦女、科技、金融等30多個界別和民間社團共襄盛舉。

  “我常年在廈門從事公益活動,上個月剛組織兩岸義工在廈門獻血。”臺灣中華廈漳泉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程威説,兩岸同胞對加強交流有強烈需求,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深厚文化聯結,也是兩岸民間交流的精神動力。

  “總數破億的交往人次,顯示了兩岸民眾密不可分的利益聯結和割捨不斷的情感聯結,為兩岸進一步的社會融合與心靈契合打下良好基礎。”石正方説,兩岸同胞應強化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攜手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