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原來臺灣人也這麼愛網購?

2015年05月25日 08:28: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據臺灣媒體報道,萬事達卡5月20日公佈網路購物行為調查,高達77.6%受訪台灣地區民眾上網是為了購物,過去3個月有94.6%的臺灣地區民眾曾上網購物,比率高居亞太區第3名,僅次於大陸和韓國。

  真是慚愧,筆者在臺灣待過好些年,但對於臺灣人的網購熱情,竟然還是從這份調查報告才得悉。

  筆者兩年前曾經採訪過臺灣“網購元老”詹宏志,當時他還在痛批臺灣當局政策保守,導致島內網購業“連非洲都不如”。説來辛酸,1996年5月,詹宏志就已經創辦了臺灣首家網購公司Pchome,3年後,馬雲的阿里巴巴才成立;現如今,馬雲憑藉阿里巴巴一度成為亞洲首富,而詹宏志還在寫他的偵探研究文字。

  臺灣人既然這麼愛網購,為什麼臺灣的網路經濟卻一直被人們忽略,也壓根沒有誕生過像淘寶、京東這樣的電商“巨無霸”?筆者在臺灣經常光顧的金石堂網路書店,若拿來與大陸的噹噹網比一比,實在不是一個量級。

  還有就是作為網購重要拼圖的第三方支付,到今年初才剛剛通過臺灣“立法院”的三讀,最快也要明年上半年方能實施。簡單地描述一下,如果你想在臺灣本土網店進行網購,常規的模式,賣家可以委託物流業者帶POS機到府送貨,待買家檢驗滿意後刷信用卡;或者,買家先通過ATM轉賬,賣家收到匯款後再發貨。用臺灣媒體自己的話來説,“已經落後大陸8年多”。

  一邊是亞太區高居第三的網購熱情,一邊是步履蹣跚的網購模式,真不知道這種熱情從何而來?又如何能居高不下?

  臺灣網購的這種悖論,其實就是臺灣整體經濟轉型困頓的一個縮影。就像知名天使投資人李開復所説,臺灣一直停留在硬體製造的“黃金歲月”,導致錯過了發展軟體的最佳時機,當全球都在談網路前沿科技時,臺灣卻仍是臺積電與鴻海,電子商務方面創新力不強,或將妨礙其整體經濟的轉型。

  還有就是臺灣當局層面,對於網路經濟帶來的一系列新改變,更多的是憂慮與警惕,而不是鼓勵與促進。當大陸已經在嘗試“網際網路+”的經濟新形態,臺灣的相關部門還在擔心,網購會不會造成稅收流失?會不會對實體商業形成衝擊?

  如今,臺灣民眾的網購熱情已經勢不可擋,網上訂訂機票、買買線上遊戲産品,這絕對只是小case,困擾臺灣已久的“悶經濟”,或許正需要這樣一把鑰匙來試試。(作者王煒,《海峽導報》編委)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