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回顧:復興ATR-72型客機20年曾發生8起事故

2015年02月05日 10:19:0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昨天上午,搭載58人的臺灣復興航空GE235航班(ATR-72機型)從臺北松山機場起飛後不久墜入基隆河。據媒體報道,飛機墜機前幾乎側身90度。據網友整理出的航班動態圖顯示,飛機失事前似乎是刻意沿著基隆河飛行,試圖擠出時間求救,而且墜機前還閃過了好幾棟的建築物。但事情到底怎麼發生的?

  □分析

  1 飛機墜毀的直接原因?

  《航空知識》副主編王亞男:據視頻判斷,飛機以橫滾的方式,大坡度下滑並墜入河中,可能是在起飛過程中撞到了障礙物,但也不排除飛機本身發生故障。

  資深軍事專家施孝瑋:此次事故可能是由飛機的左發動機故障引起,但是什麼原因導致發動機故障,需要從飛機的殘骸、飛行數據記錄器和座艙語音通話記錄等方面去判斷。

  2 螺旋槳在轉動能否證明引擎正常?

  王亞男:即使飛機引擎出現故障,螺旋槳由高轉速至完全靜止也需要一定時間。在這一過程中,螺旋槳會繼續旋轉。因此,僅從這一現象還無法判斷當時發動機是否停轉,以及是否存在輸出功率降低的情況。但是,通過視頻觀察發現,飛機墜落前動力明顯不足。

  3 機翼為何與地面垂直?

  王亞男:根據已公佈的機長與塔臺的通話錄音,機長曾提到“引擎熄火”。但即便是雙引擎熄火,也會有先後順序,如果一個引擎先熄火,飛機就會進入不平衡狀態。

  復興航空公司前技師:該新款飛機具有很多先進的技術,具有很多自動功能。如果一個發動機出現故障導致偏側後,仍可恢復正常平穩飛行,並將故障發動機順槳。此次飛機失事前,起落架已經收好,機身則側翻90度,説明飛機存在非常嚴重的失速狀態。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