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H5N2重組屬新型病毒 臺不可等閒視之

2015年01月14日 08: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近日的禽流感疫情引起各方關注。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次是H5N8和H5N2兩種病毒同時夾擊,而且臺灣是首次發現H5N8,儘管H5N2暫未感染人類,但臺灣方面切不可等閒視之,以防日後疫情擴大、傳染人類。隨著兩岸三地人員往來越來越頻繁,病毒迅速擴散和蔓延的途徑也越來越多。兩岸三地相關部門應加強聯繫,彼此及時通報,聯手抗疫。

  評論摘編如下:

  繼香港早前在一批來自廣東惠州的供港活雞樣本中驗出H7禽流感病毒後,臺灣最近也爆發禽流感疫情。截至昨天,島內共有65個養殖場的禽畜染病,出現疫情的地區也由屏東、雲林、嘉義、臺南、彰化和高雄等中南部縣市,蔓延至北部桃園市。雖然臺灣禽畜以前也曾感染禽流感,但這次是H5N8和H5N2兩種病毒同時夾擊,而且臺灣是首次發現H5N8,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島內近日檢測到的H5N2病毒經過重組、屬於全球首例新型病毒,擴大了對人類的威脅能力。香港沒有從臺灣進口活家禽或禽肉,而鋻於臺灣禽流感疫情持續擴散,從日前起也禁止臺灣各縣的禽蛋進口,以保障公眾健康。香港和大陸的遊客到臺灣也要避免觸碰禽畜,並注意飲食安全。

  大陸和臺灣以前都曾在禽類中檢測到H5N2病毒:2012年島內彰化縣和臺南市的養雞場出現H5N2病例,共捕殺了58000隻雞;2013年河北省爆發H5N2型禽流感,最終銷毀超過12萬隻雞。美國、日本和韓國也曾在禽鳥中發現H5N2病例。雖然迄今未發現H5N2型禽流感傳染人類的個案,但不能因此而掉以輕心。臺灣這次驗到的是H5N2型中的新品種,是由去年韓國H5N8中的“H5”和2011年大陸吉林流行的H5N2“N2”混合而成,即“陸韓混血、臺灣首現”的新病毒。專家指其基因更複雜,變種能力更難預測。因為它的基因組帶有六個鹼基,比以往四個鹼基多,意味病毒變種能力更多更強。而且以往有H5N2病毒突變成為H5N1病毒的紀錄,而H5N1已經證實可以經禽鳥感染人類,所以儘管H5N2暫未感染人類,但臺灣方面切不可等閒視之,以防日後疫情擴大、傳染人類。

  其實,在疫區之一的屏東縣上月初已有養殖場的雞鴨陸續死亡,但養殖場負責人以為是飼料有毒,未即時向有關部門通報,後來直至雞只大量死亡,才向上通報。屏東縣政府派人抽取活雞血清化驗,確定雞只感染H5N2禽流感。但從上月12日到現在,恐怕已有300萬個蛋流入市面,甚至被民眾吃下,據説其中30萬個蛋可能流入香港。可見,臺灣一些禽類養殖業者對禽流感疫情過於疏忽和輕視,所幸這次發現的不是可直接傳染人類的高致病性H5N1型和H7N9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隨著兩岸三地人員往來越來越頻繁,病毒迅速擴散和蔓延的途徑也越來越多。兩岸三地相關部門應加強聯繫,彼此及時通報,聯手抗疫。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