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非食用油管控存在嚴重漏洞

2014年10月10日 08: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臺灣黑心油風暴再次橫掃兩岸三地。臺南地方檢察署查出制油商正義公司以飼料油混摻食用豬油銷售,再度重創臺灣食品聲譽。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從地溝油和飼料油兩起重大問題油品事件來看,臺灣對於非食用油的管控存在嚴重漏洞。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黑心油風暴再次橫掃兩岸三地。摻雜了飼料油的正義香豬油在廈門、廣州、北京、上海、合肥、瀋陽、無錫、寧波等城市均有銷售,而香港有關部門昨天已停止進口臺灣所有動物食用油,市場上所有有關産品也需回收。正義油品原本在島內的市佔率已達5成,加之早前強冠公司爆發地溝油事件後,不少廠商、餐飲者轉用正義豬油,使得正義油品目前的市佔率高達7至8成,受波及的食品業者數量之多、影響之惡劣不亞於上月的地溝油事件。正義、強冠、南僑和統清是臺灣四大豬油生産商,其中正義和強冠的市佔率遙遙領先,南僑與統清市佔率較小,如今強冠和正義兩大龍頭先後被揭發以地溝油、飼料油混制食用豬油,島內豬油産業幾乎崩潰。

  飼料油本應用於生産飼料,但竟進入人類食物鏈,令人震驚。説到底,還是錢作怪。據説,以飼料油混制食用豬油可獲兩倍暴利,利慾熏心的不法業者遂鋌而走險。向正義提供飼料油的鑫好油廠以往與強冠關係密切,但強冠出事後,鑫好仍不願“金盆洗手”,而是慶倖逃過檢察機關的調查,並準備“雄心勃勃”大幹一場,妄想頂替強冠退出後的市場份額。幸好有關部門鍥而不捨,終於查獲鑫好的不法事證,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從地溝油和飼料油兩起重大問題油品事件來看,臺灣對於非食用油的管控存在嚴重漏洞,以致不應被人類食用的油類進入到千千萬萬的民眾肚裏。在島內回收餐飲業的廢棄食油並無不法,它是生産生質柴油、肥皂等的原料,但一些不法之徒為了獲取暴利,把這些有損人體健康的廢棄食油提煉後又賣給油廠、餐飲業者,則是違法行徑。臺當局上月承認,島內7000噸廢棄食油中,至少有一半流向不明。但業者估計,臺灣的廢棄食油達50萬噸。此外,島內生産飼料油的廠商不需登記證,其生産的飼料油到底是賣給飼料廠還是食用廠,外人不得而知,只能靠業者自律。這些灰色地帶給不法之徒犯案提供了“便利”。

  也許有人不解,就算不法業者把地溝油和飼料油混入食用油中,難道衛生部門就檢驗不出來?這正正是島內食油監管系統的又一弊端。上月臺灣衛生部門的檢驗結果竟顯示,混入地溝油的強冠豬油通過衛生標準。俗話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不法業者的提煉技術有所提高,衛生部門的檢驗項目和範圍也應擴大,並應購置更為先進和精密的儀器,才能“降魔伏妖”。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