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冰桶挑戰”還是冷一下再説吧

2014年08月21日 08: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罕見病——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簡稱ALS),並幫助美國ALS協會募款而發起了“冰桶挑戰”。近日“冰桶挑戰”傳入兩岸三地。臺灣《旺報》今日刊載來自山東濟南的署名劉義傑的文章説,“冰桶挑戰”也該有所底線,更不應該泛娛樂化。新穎的慈善方式也被娛樂化,我們的社會豈不是坐失進步的機會,我們的公眾是不是也失去了反思的時機呢?“冰桶挑戰”還是冷一下再説吧。

  評論摘編如下:

  錢鐘書《圍城》裏有一句百試不爽的話,叫“外國一切好東西,到中國沒有不走樣的”,“冰桶挑戰”也在面臨這一局面。“冰桶挑戰”肇因于美國,原本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公益活動,不僅開闢了新的慈善方式,讓人們可以快樂做慈善,也有利於關注罕見病的普及,但“冰桶挑戰”來到大陸,卻突然爆棚,有讓人目不暇接之勢。

  不妨看一下標題:“冰桶挑戰賽裏10大明星罕見濕身誘惑”;“郭臺銘為何點林志玲濕身……”這樣的宣傳,是自我炒作呢?還是真正做慈善。正如一網友指出,外國女明星“冰桶挑戰”多是健康裝束,華人女明星卻搞成了濕身誘惑。

  此言雖不十分嚴謹,但也説明問題,“冰桶挑戰”也該有所底線,更不應該泛娛樂化。

  對此,公益組織瓷娃娃關愛中心副主任王奕鷗在接受採訪時説:“我們不希望它變成名人相互玩的活動,它的目的是想讓大家都可以參與,都來關注罕見病患。”當演藝明星在“冰桶挑戰”中忙著作秀,表演大過慈善,“冰桶挑戰”的本意也就不在了。

  可以看到,美國的“冰桶挑戰”的確是在挑戰,挑戰演藝明星、商界大佬、官員,乃至總統。而一個慈善活動,囿于娛樂圈,再加上些泛娛樂化炒作,那就是過猶不及。而一些網路故意大話“性感”、賣弄色相的情節和畫面來取悅觀眾,那麼,無疑就是在弱化各方面的社會責任。

  新穎的慈善方式也被娛樂化,我們的社會豈不是坐失進步的機會,我們的公眾是不是也失去了反思的時機呢?“冰桶挑戰”還是冷一下再説吧。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