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徐佳瑩,曾經落跑的“星光大道”冠軍

2014年08月20日 09:17: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星光大道》獲得冠軍後徐佳瑩和父母相擁。

  “不安小姐”初長成

  寫歌成為了一種很好的語言表達,可以把很多講出來肉麻、難以啟齒的東西變得理所當然,促成有效的溝通,于是我愛上了創作。

  首筆工資換來電腦寫歌

  那時候對音樂的熱情還沒有被現實的煩惱消耗掉,所以我覺得必須找到一個出口,就開始寫歌。我不會樂器,就用哥哥留下的吉他摸索。這些發生在大概二十一二歲的時候,正好是人生的岔路口,開始有了跟自己對話的東西。我的第一首歌《去我家》,恰是表現在猶豫彷徨的時候。那時我只有一支錄音筆、一臺收音機,用空白錄音帶反復錄,還加了和聲,自己在家可以玩兒一天,甚至翹課。後來我發自內心意識到自己有動機去做與音樂有關的事,比如朋友生日就寫首歌送他。寫歌成為了一種很好的語言表達,可以把很多講出來肉麻、難以啟齒的東西變得理所當然,促成有效的溝通,于是我愛上了創作。

  為了讓父母放心,我後來還是去了醫院。但覺得做護士也太不開心了吧?不是因為要面對病人,而是我明知自己還有另一件事更想做。後來,我用第一筆工資買了蘋果電腦,每晚在家研究做音樂的軟件。一有空就悶在家,遇到困難、不懂的也不去請教,就憋著,一步步像數學題一樣解開。

  辭職北上刺激但也惶恐

  那時候《星光大道》很紅,很多臺北做音樂的朋友問我要不要參加。但我對自己外形沒自信,更沒有明星夢,因為站在臺上,無論是氣場、魅力,感覺太多唱歌之外的事情需要顧慮。但剛好那時候面臨醫院簽約,我索性決定去試試,如果失敗了再回來至少不會有遺憾。于是我辭了工作,告訴爸媽要去臺北半年做音樂,我爸那天氣得要命,覺得我很荒謬。但後來他還是請朋友幫我在臺北找房子。因為從小到大連念書都沒有離開過家,到了臺北一下子覺得很惶恐又刺激。那時我很清楚地知道二十幾歲不做,三十幾歲會不敢,四十幾歲就沒本錢了,一切會隨著時間和自己的狀態越來越經不起考驗,所以那時就豁出去了。

  “雞排公主”成熟記

  比賽後,我還是常常睡醒起來覺得自己是不是在做夢。即便發行了第一張唱片後,我還在懷疑自己有沒有下一張?這種習慣性懷疑的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

  臨上“星光大道”前選擇逃跑

  參加《星光大道》始于我朋友帶我去見唱片公司老板,雖然覺得我的作品不錯,卻沒人願意冒險去發展一個外形不算很靚的新人。後來對方說,不如你去《星光大道》,如果進了TOP20,就幫我發,一下刺激到我,于是我就報了名。百人初選錄影前的彩排,我一進到攝影棚看到各種選手們在暖身,突然覺得自己來這邊湊什麼熱鬧,我就是個“星光大道村姑”。可能是被嚇到了,隔天我就跑回了臺中。那時候真的膽小,本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但真要上戰場了,還是會覺得怕。後來劇組電話問我為什麼沒來,我說“家里有事”,對方很不高興,于是不好意思給人家添麻煩,就臨時跳車衝了回去。

  所以百人初選第一集,我穿的衣服就是那天要回家的衣服。我先唱了一首別人的歌,沒過關,加分題也沒達到預期。愣了兩秒我說要不唱首自己創作的,但我又想“到底哪個自唱曲我記得歌詞”,後來唱了《殘愛》。過關後,在電視要播出前半個小時,我打電話給我爸,讓他們不要看中視,後來才說有我,他們覺得已經上電視了,也就不說什麼了。之後為期八個月,每一次上臺前我都抱著被淘汰的心態,沒想到那個說“拿到300萬要開雞排店”的雞排公主真的走到了最後。

  不再逃避,音樂是我的選擇

  我現在去看那段時間的畫面,都覺得好像是上輩子的事。我根本沒有問過自己你有要當歌手嗎?你有要當明星嗎?你準備好面對鏡頭、面對媒體、面對網絡上的輿論嗎?比賽後,我還常常睡醒起來覺得自己是不是在做夢。即便發行了第一張唱片後,我還在懷疑自己有沒有下一張?這種習慣性懷疑的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最近這兩三年,才真正意識到我現在就是一個歌手,這些是我本來就要做的,已經完全不能再用自己喜不喜歡,或者想不想要來衡量。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有過壓力,會想逃避。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