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兩岸製造”!小米紅遍臺灣

2014年02月25日 08:0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近日,小米科技在臺北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小米3手機將於2月26日在小米網臺灣站首賣,價格為9999元新台幣。新華社記者 黃曉勇攝

  小米公司總裁林斌,輕車熟路地走出臺灣桃園機場,一上計程車,就跟司機聊起來。話題是剛剛入島就被炒得火熱的紅米手機。這位司機抱怨説,他和妻子同時在網上申購,妻子搶到了,他卻沒有。心有不甘的他打電話給臺灣遠傳電信公司,想直接申請一台紅米合約機。那邊客服小姐的答覆溫柔有禮,卻依舊讓他無可奈何:“對不起先生,門號今天就可以給您,但手機要等待一個月才有貨。”

  當林斌在記者面前講述這個故事時,眼神裏泛著興奮的光澤。“我們現在面臨的,是網際網路高速發展與傳統生産産能有限的矛盾。”

  2010年10月,小米公司剛剛成立數月,林斌就和董事長雷軍、聯合創始人周光平3人踏上了飛往臺灣的航班。“我們是去趕考的,因為全球最好的高端手機臺灣都有,這裡的市場競爭也比較開放透明,所以成了我們測試自己的一個尺規。”

  從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如今的信心滿滿,小米在臺灣交出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2013年12月9日,首批紅米手機在臺灣銷售。頭頂“平價機皇”的光環,1萬台紅米手機在9分50秒內售罄。12月17日,第二批1萬台在1分08秒內售罄。12月23日,8000台紅米在25秒內售罄。2014年1月13日,2萬台紅米54秒售罄。

  這背後,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這是一部擁有“兩岸産業基因”的手機。設計、品牌在北京,配件製造在臺灣。看看一部紅米手機的構成便一目了然:聯發科的CPU,友達的螢幕,光寶的相機模組,整個機身由富士康、英華達代工組裝……全身從內到外的關鍵元器件,有多達34家臺灣廠商的參與。

  在北京市臺辦經濟處處長劉清看來,這是一種兩岸商業分工模式上的轉變。之前,大陸企業給臺灣企業打工的多。臺灣出品牌,大陸出零件。“如今大陸一線的品牌,可以跟臺灣一流的製造工藝來配合。”林斌表示。

  小米在臺灣成功,還有更為重要的意義。臺灣是小米境外市場的試驗田,“走出去”戰略的重要起點。“兩岸攜手走向世界,並非空話。”林斌認為,兩岸企業作為生意合夥人,那種在國際上攻城略地開拓市場的自豪感,能讓島內消除不少疑慮。

  2月18日,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在會見連戰率領的臺灣各界人士訪問團時,將兩部定製版紅米手機作為禮物交到了連戰的手中。手機後殼上印著一句話:“兩岸聯手,賺世界的錢”。兩岸攜手的背後,是“兩岸製造”正在成型。那就是把臺灣人引以自豪的MIT(臺灣製造)工藝品質和物美價廉行銷世界的MADE IN CHINA結合起來,博採眾長,鍛造“賺世界的錢”的品牌和産業鏈。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