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音樂老兵”述説“微風往事”

2013年11月01日 08:1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楊慕資料圖

  “我有一種使命感,就是要匯集兩岸音樂人的力量,去發掘出廈門本土原創的音樂力量,讓更多人創作音樂,讓更多人出來唱歌。”臺灣“音樂老兵”楊慕10月28日下午在廈門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周治平、伍皓哲、LUNA、米雪等臺灣“音樂老兵”,27日晚在廈門宏泰音樂廳用音樂述説30年前臺灣校園民謠的“微風往事”。

  把他們聚集在一起,同他們一起歌唱的,就是近年來一直紮根廈門、推動“音樂廈門”的楊慕。

  經過楊慕的努力,有上千名廈門的音樂人、音樂愛好者聚集在“音樂廈門”旗幟下,過去一年在廈門環島路海邊、中山路街頭,舉行了30場免費的公益音樂會。每一場,楊慕都和工作人員一起扛設備、搭場子,唱出一首首廈門音樂人原創的音樂。

  在此基礎上,才有了“微風往事”這場音樂會。

  為了這場音樂會,楊慕回到臺灣,找到了很多“二三十年沒有見到的老朋友”。他説,朋友們都欣然答應,“一是覺得廈門很美麗,二是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而這些臺灣“音樂老兵”,除親自上陣唱出《那一夜》、《春天裏來》、《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等當年臺灣音樂的經典曲目,也在音樂會上推出多位廈門、北京的本土音樂人演出。

  “這是來自新疆的小普,他背著吉他到處旅行,唱自己寫的歌”,“老兵”們用這樣的方式熱情推介新人,希望原創和音樂的靈魂能得到傳承。

  楊慕説,“中國好聲音”等節目現在很火爆,但終究顯得過於商業化。他覺得大陸各地音樂人在堅持著原創,有他們值得挖掘的“好聲音”。

  “原創要堅持,但要講究方法”,他説,要努力從他們中挖掘出明星來,這對一個地區的文化和音樂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廈門的子弟兵一定要站出來”。楊慕對“音樂廈門”、“廈門好聲音”充滿期待。

  從主流音樂圈“自我放逐20年”的楊慕説,現在更希望有專業化的團隊和人才進來,協助“音樂廈門”找到最適合的運營模式。這也是他找到這些音樂老夥伴的另一重要原因,“希望一個個進來,一個個分享出去”,“成功不必在我”。

  在音樂會結束之際,主持人給了觀眾一個驚喜,原來除臺上的“老兵”,觀眾席中還散坐著侯德健、葉佳修等。他們專程趕來,默默欣賞這場新老傳承的演出。

  臺上的音樂人合唱起他們的經典——《龍的傳人》、《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外婆的澎湖灣》等歌曲,全場觀眾則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向這些熟悉的音樂人和音樂致敬。

  楊慕説,當年的臺灣校園民謠能留下這麼多經典的歌曲,是因為他們單純地用歌曲唱出自己心中想説的話。自己和兩岸音樂人希望通過在廈門的努力,“將當前流行音樂的品質,往上挪那麼十公分,就算成功了”。(陳悅)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