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花蓮太魯閣安全措施不容忽視

2013年09月24日 09: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最近臺灣花蓮知名旅遊景點太魯閣公園又發生落石砸死遊客的不幸事件,使臺灣旅遊安全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太魯閣雖以獨特的地貌聞名於世,卻也潛藏著落石傷人的危險。近年太魯閣屢屢發生落石砸死遊客事件,顯示太魯閣預防落石的措施還有很大的檢討空間。

  評論摘編如下:

  最近臺灣花蓮知名旅遊景點太魯閣公園又發生落石砸死遊客的不幸事件,使臺灣旅遊安全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上週一對來自浙江的母女在準備上車的時候,被太魯閣峽谷旁山上滾下的落石擊中,母親臉部受傷,但其3歲女兒因傷重而回天乏術。母女倆原本快樂出遊,如今卻陰陽相隔,讓人不勝唏噓。這雖然是一起意外事件,但自兩岸于2008年6月開放大陸游客赴臺觀光以來,每年都有大陸游客在太魯閣被“天外飛石”砸傷或砸死。對於如此頻繁的傷亡事故,臺灣有關方面恐怕不是一句“意外”就能置身事外的。當然,沒有人能夠預測石頭什麼時候會掉下來,但預防措施則可以事先做足。近年太魯閣屢屢發生落石砸死遊客事件,顯示太魯閣預防落石的措施還有很大的檢討空間。

  “太魯閣”之名取自臺灣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意即“偉大的山脈”。而到過太魯閣的人都會被這“偉大的山脈”震撼,置身其中,猶如走進了一幅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巨型畫卷:雄偉壯麗的大理岩峽谷、壁立千仞的峭壁、蜿蜒曲折的溪流、狀如銀河的飛瀑,令遊客流連忘返。所以,被譽為世界最大規模大理石峽谷的太魯閣是不少到訪台灣的陸客必到之處。

  太魯閣雖以獨特的地貌聞名於世,卻也潛藏著落石傷人的危險。由於峽谷兩旁山脈上層的岩石易受風化剝落,當颱風、地震來臨或連日降雨時,就容易出現崩塌或落石。最近適逢臺灣的颱風季,各地豪雨不斷,坍方事故頻生。上月一輛火車因遇到坍塌的土石而發生出軌意外,造成17人受傷。本月初基隆漁港旁邊的山坡因土質鬆動,山上一塊重2000噸的巨石搖搖欲墜,危及山下民居。當地政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巨石擊碎,避免了一場巨石傷人的意外。

  太魯閣因為是遊客集中地,所以也是發生落石傷人事件較多的地方。自2009年發生落石砸傷陸客的事件後,太魯閣管理部門從此要求進入景區的遊客都要戴上安全帽。這固然可降低遊客“中招”的風險,但陸客被落石砸傷砸死的意外仍時有發生,甚至還出現落石砸飛了陸客安全帽的驚險場面。近日遇到意外的母女準備登車時被落石擊中,2010年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意外。一名陸客上車前歸還安全帽後,卻被落石擊中頭部。可見,只有安全措施還不夠,關鍵在於如何更好地落實,尤其在一些細節地方可以考慮得更週到。例如,是否可讓遊客上車後才脫下安全帽。此外,臺灣的導遊和大陸的領隊也要對大陸游客進行充分的安全教育,提醒陸客不要掉以輕心,要嚴格遵守規定。

  大陸“十一”黃金周將至,屆時將有不少陸客到臺灣度假。但由於颱風近來頻頻“光顧”臺灣,增加了發生泥石流、落石的風險。赴臺觀光的遊客應儘量避免前往高危地區,遊覽過程中也要密切注意當地氣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