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短評金曲獎:臺灣的文化力量可以很大

2013年07月11日 10: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上海姑娘李婭莎勇奪“金曲獎”閩南語歌曲最佳女歌手獎,引起熱議。臺灣《旺報》今日刊載短評指出,這證明了臺灣文化的多元開放,臺灣很小,但在文化力量上,可以很大,就看我們用什麼態度對待自己。

  評論摘編如下:

  上海姑娘李婭莎勇奪“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恰恰證明了臺灣文化的多元開放,本來是一件可以引以為傲的好事,卻被臺灣“自由時報”評論為“中國侵門踏戶”的壞事,恐嚇民眾“臺灣已經快被統一了”。這種“小臺灣”心態,只會讓兩岸敵對,臺灣走不出去,關起門來過苦日子。

  從20世紀80年代的鄧麗君到90年代臺灣歌曲大量輸入大陸,華語歌曲之外,閩南語歌曲也漸從南方往北走,《愛拼才會贏》紅遍大江南北,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朗朗上口。

  李婭莎從完全不會説閩南語,到能夠把閩南語歌曲唱得字正腔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值得鼓勵。另一方面,李婭莎能把精緻的臺語歌曲,如《追追追》、《花若離枝》、《家後》,甚至老歌《白牡丹》等,以大陸的方式詮釋出歌曲的新內涵,猶如10年前原住民歌手秀蘭瑪雅改唱閩南語歌,快節奏的唱法,改變了閩南語歌曲千遍一律的悲情氣息,不再只是纏繞著離別、失戀、煙酒、江湖、酒女等素材。秀蘭瑪雅和李婭莎先後豐富了閩南語歌曲的內涵,“李婭莎因素”已成為閩南語歌曲及臺灣多元文化的內涵。

  臺灣很小,但在文化力量上,可以很大,就看我們用什麼態度對待自己。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