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海峽組合”溫網奪冠 國際揚威成佳話

2013年07月10日 09: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大陸選手彭帥和中華臺北選手謝淑薇近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女雙決賽中勇奪女雙冠軍。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彭謝二人分別來自海峽兩岸,溫網一戰合作無間,成為兩岸體育健兒在國際重要賽事進行合作的典範和佳話,有利於促進兩岸體育交流與合作。

  評論摘編如下:

  大陸選手彭帥和中華臺北選手謝淑薇近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女雙決賽中大放異彩,擊敗澳洲對手,勇奪女雙冠軍。兩岸球迷雀躍不已,媒體也不惜版面,詳盡報道這對“海峽組合”。

  職業網壇幾乎向來是西方選手的天下,能在大滿貫中佔一席之地的中國人屈指可數。2006年鄭潔和晏紫搭檔在澳網和溫網奪得女雙冠軍,開啟了中國選手在大滿貫的奪冠歷程。2008年孫甜甜與塞爾維亞選手配合,奪得混雙冠軍。2011年李娜勇摘法網女單冠軍,是首位奪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亞洲人。如今彭帥和謝淑薇再次為中國人在世界網壇上寫下光輝的篇章。更值得關注的是,彭謝二人分別來自海峽兩岸,溫網一戰合作無間,成為兩岸體育健兒在國際重要賽事進行合作的典範和佳話,有利於促進兩岸體育交流與合作。

  體育作為溝通兩岸同胞情誼的橋梁和紐帶,在促進兩岸交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1979年創立的“奧運模式”讓海峽兩岸的運動好手共同擁有了參加奧運會的機會,也率先打破了兩岸數十年相互隔絕、不相往來的局面,開創了兩岸人員交往的先河。為推動兩岸體育交流的持續健康發展,兩岸奧會于1997年共同發起了兩岸體育交流座談會,雙方每年輪流作東舉辦,標誌著兩岸體育交流邁入了規範化、機制化的良性發展軌道。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發生的重大積極變化,更為兩岸體育交流深入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這些年大陸方面本著兩岸一家人的精神,協助臺灣運動員訓練,對提升臺灣體育健兒的競技水準起到了積極作用。此外,臺灣的棒球運動起步較早,有許多經驗值得大陸借鑒,島內體育界人士也呼籲兩岸共組職棒大聯盟。

  大陸競技體育水準整體較高,但臺灣也有引以為豪之處。這不僅只體現在體育領域,兩岸在經貿、文化等方面亦是各有所長。彭帥和謝淑薇成功磨合的例子,正正説明瞭兩岸優勢互補,完全可以在國際社會上打響名堂。所以,兩岸于三年前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相互減稅、開放市場,促進兩岸産業整合,發揮“1+1>2”的效應,提高兩岸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上月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為兩岸服務業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機,但島內一些糾結于意識形態的政客和政黨,阻撓兩岸交流,抹黑服貿協議,臺灣民眾切勿輕信謠言。期盼兩岸業界也能有像彭帥和謝淑薇這樣的“海峽組合”,進軍國際市場,共創民族品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