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島內熱捧“我是歌手”臺灣官員參與評論

2013年04月15日 08:2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藝人庾澄慶將打造臺灣版“我是歌手”

  大陸電視臺的歌唱比賽節目,有越來越多的臺灣歌手前來參賽或當評審,連帶也打開了臺灣收視市場。剛剛于週末結束的“我是歌手”總決賽,在島內掀起一陣熱捧潮,收視率甚至比平常時段成長了近220%。

  萬人空巷觀看直播

  12日晚間,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總決賽,由於有4位臺灣歌手參賽,令島內觀眾沸騰。

  臺灣東森電視臺晚間19時公告《關鍵時刻》節目停播,因未説明原因,讓觀眾揣測到底發生什麼大事,甚至有人留言説“可能要直播朝鮮發射導彈”。後來才知是臨時改播“我是歌手”特別節目。TVBS《2100全民開講》節目,當晚也放棄其他議題,邀請音樂人和娛樂名嘴討論“我是歌手”總決賽。

  年代、中天等電視新聞,12日晚也推出“我是歌手”相關多條報道;臺灣“中央社”播發的“我是歌手”總決賽相關新聞,成為當晚點擊率排名第一,其微博熱搜次數近15萬條,也排名第一。

  據臺灣TVBS報道,“我是歌手”總決賽吸引島內民眾關注,使得收視率比平常時段成長近220%。當晚,街上餐廳少人問津,上演萬人空巷看電視的狀況。

  臺灣官員參與評論

  “我是歌手”引得島內熱議,就連臺灣官員也加入到評論行列。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當局“文化部部長”龍應臺日前表示,從大陸歌唱節目“我是歌手”,可看出臺灣在華文世界的優勢是創意,但警訊是30年後,臺灣是否仍具創意泉源。

  龍應臺説,很高興在“我是歌手”這樣的比賽看出臺灣創意和音樂的表現方式,尤其大陸歌手唱的歌曲,很多都是臺灣的創作,“臺灣還是站在創意的這端,因為多元活潑的社會,累積出的文化。”

  龍應臺還説,臺灣在發展創意的部分應該是最好的一部分,需要珍惜,但也從這個節目當中看到一個警訊,“30年後,在創意的這端,臺灣是否還是最充沛的泉源,這是我們要嚴肅面對的問題。”

  龍應臺還表示,“我是歌手”的大成本製作帶給臺灣觀眾許多震撼,挑戰臺灣人過去的習慣思維,也讓大家看到(臺灣)不可能和對岸比經費和資本;要思考的是政策問題,包括硬體建設和軟體的人才培育,如何讓歌手的光芒能被看見。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