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兩岸加強衛生防疫合作具備三個有利條件

2013年04月10日 10: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臺灣前衛生部門負責人詹啟賢提出兩岸防疫合作建議。海峽之聲今日刊載評論文章表示贊同。評論指出,兩岸加強衛生防疫方面的合作在具有重大的現實需求,具有良好的互動基礎,同時還具有完備的制度保障。當前H7N9禽流感疫情正好是檢視兩岸衛生體系合作的一個機會。

  全文內容如下:

  臺灣前衛生部門負責人、“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近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兩岸企業界圓桌論壇提出兩岸防疫合作建議。他強調,兩岸往來密切,對傳染病的聯合防治可以再緊密些。對此,我們深以為然。

  首先,兩岸加強衛生防疫方面的合作在具有重大的現實需求。近些年,新的傳染病近年來大量出現,從艾滋病、SARS到禽流感,可謂層出不窮、變化多端!傳染病的肆虐已經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傳染病的防治已成為全球性的話題,而兩岸僅一水之隔,目前兩岸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十分頻繁,人員往來更是與日俱增。根據臺灣方面的統計,去年兩岸民眾往來達797萬人次,每天停留或居住在大陸的臺灣人民超過100萬。這無疑對兩岸合作防疫提出了更嚴峻的要求。臺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認為,面對各種新型傳染病疫情,兩岸應加強相關資訊及經驗的交流和共用,合作防疫。只有這樣才能採取有效措施,“用共同的力量來解決問題”。

  其次,兩岸加強衛生防疫方面的合作在具有良好的互動基礎。從1993年就開始,臺灣預防醫學學會與大陸的相關醫學團體開展交流和互訪。兩岸在防治這一波禽流感疫情方面各有所長,在學術上可以優勢互補。大陸的疫情發生較早,醫學專家接觸的個案多,對疫情的了解較深入,積累的臨床經驗也較豐富;而臺灣的醫療儀器、醫療專業與國際接軌早,醫療技術上有自己的特長。如何將兩岸的優勢相結合,是兩岸醫學界共同關心的課題。

  再次,兩岸加強衛生防疫方面的合作在具有完備的制度保障。2010年年底,海協會與海基會在臺北簽署《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這項協議攸關兩岸人民的健康福祉,其中有關傳染病防治的內容更是為兩岸民眾的交流加固了安全網。根據這份協議,兩岸將就傳染病的檢疫與防疫、資訊交換與通報、重大傳染病疫情處置、疫苗研發及其他事項,進行交流與合作。並就共同關切的傳染病防治策略、檢疫標準、處置措施及其實務演練、檢驗技術與實驗室標本以及疫苗研發等進行交流與合作。“有助於兩岸專家通過上述合作交換有效數據,研發疫苗,尋找流行病學的規律,攜手應對疾病的挑戰。”

  正所謂“防疫無邊界”,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最近的在談到全球衛生合作時指出,全球防疫體系的建立,必須打破不必要的藩籬,有效統合各種衛生力量,人類才能和病毒賽跑,和疾病作戰,將資源做最有效的利用。而當前H7N9禽流感疫情正好是檢視兩岸衛生體系合作的一個機會。從病例的生成、流行病學調查、病毒的分析、感染的防治等,每一個環節點,兩岸之間越透明的訊息共用、越主動的疫情監控、越深入的合作研究,就越能減少疫情的損害。(海峽之聲 錢志軍)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