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大陸動漫産業發展仍要有耐心

2013年01月18日 10: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評論指出,目前大陸動漫産業已有星火燎原之勢,但産業規劃仍不脫硬體帶動軟體的製造業思維。大陸不缺創意和藝術人才,動漫人才的藝術特質,始終是最難開發的項目,這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十年磨一劍的耐性。

  評論説,大陸動漫産業已有星火燎原之勢,廣州、廈門、煙臺,甚至石家莊等城市均將動漫産業視為重要發展項目,特別是廈門還將動漫遊戲與會展經濟巧妙結合,變成“廈門國際動漫節”,甚至規劃出支援技術服務的“軟體園區”,一時之間熱鬧非凡。

  評論指出,“十二五”規劃也將文化創意作為重點扶植産業,文化産業司更表明針對動漫産業的補助將更勝韓國。但産業規劃仍不脫硬體帶動軟體的製造業思維,缺少十年磨一劍的耐性。較具規模的動漫企業,仰賴從事代工業務的獲利模式,仍比自主原創産權來得高,因為持續獲利才能不斷開發系列的動畫産品。但太仰賴代工及外包,不容易培養具有自身特色的創作人才。

  評論還説,其實,大陸不缺創意和藝術人才,光是去年,大陸的國産卡通産出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顯示在政策空前利多的刺激下,動漫産業商業環境和就業市場已經慢慢塑造起來。《喜羊羊與灰太狼》它有可能變成中國的“哆啦A夢”,具有吃定30年的市場潛力,但背後仍須創意不斷地推陳出新,才可創造品牌輸出的條件。

  評論最後説,倘若地方政府針對動漫産業的慣性思維,依然是當成硬體建設的投資,或是企圖以量變會導致質變的渴望,無疑是緣木求魚。曾有大陸業者和筆者陳述:學校機構訓練的動漫人力,一開始都是生産低端的技術人才,業者願意培養學生成為高端創作人才,但大規模系統性培訓並不適合動漫人才的培養,動漫人才的藝術特質,始終是最難開發的項目,這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十年磨一劍的耐性。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