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口水菜”重創臺灣旅遊業形象

2013年01月14日 08: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餐飲業再爆“口水菜”醜聞。香港《大公報》12日發表評論指出,臺東白沙灣餐廳主力做大陸旅遊團生意,如今接連發生令人噁心之舉,勢必影響陸客對臺灣美食的印象和憧憬,重創臺灣旅遊業的形象,兩岸有關部門切不可等閒視之。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餐飲業再爆“口水菜”醜聞。繼去年高雄大牛牛肉麵店把客人吃剩的牛肉和小菜重新拼湊後又端出去給顧客食用,近日臺東白沙灣餐廳如法炮製,把前一桌客人吃剩的菜回收再轉售下一桌客人。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家餐廳近年主力做大陸旅遊團生意,如今接連發生令人噁心之舉,勢必影響陸客對臺灣美食的印象和憧憬,重創臺灣旅遊業的形象。

  高雄大牛牛肉麵店和臺東白沙灣餐廳在當地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不錯的口碑,竟然為了節省成本鋌而走險,讓十多年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品牌,一夕間聲名狼藉,不禁讓人扼腕嘆息。曾有人説,食品製造業是良心行業。由於顧客不可能親眼目睹製作過程,相關監督部門也只是隨機抽查,如此更需要食物製造商或餐飲業者自我監管。不過,在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的商業社會,一些不法經營者昧著良心,以次充好,以劣冒優,只看到當前利益,結果紙包不住火,東窗事發,得不償失。大牛牛肉麵店事發後儘管改頭換面,但依然逃不過倒閉的厄運;白沙灣餐廳已被大陸旅行社列入黑名單,逾20個大陸團實時取消訂餐。   

  島內餐飲業食物安全問題亮起紅燈,也讓陸客團赴臺遊品質問題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島內有業者指出,“口水菜”事件除了凸現餐館業的職業道德意識薄弱,更暴露了陸客赴臺遊因低團費而陷入惡性競爭。赴臺遊開放之初,兩岸為了保證旅遊品質,規定每名陸客一天的團費平均80美元,後來降至60美元。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不肖旅行社為了搶生意,降低團費,甚至“零團費”。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低團費隨之而來的必是低品質,以前陸客可吃到美濃客家菜或花蓮曼波魚,但近年有陸客反映高麗菜和炒米粉成了“主菜”,如今更退化到出現“口水菜”。   

  有臺灣旅遊業者笑稱,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除了在伙食費上“動腦筋”,部分臺灣旅社還從陸客購物金額中賺取佣金。赴臺遊成了“購物遊”,從第一天買到第七天,寶石店、茶葉店、鳳梨酥店、香煙店等成了“另類景點”。而店內商品的價格卻比島內市面上同類商品高,因為旅行社方面要“抽佣”,幅度高達50%,以補貼低團費帶來的損失。“低團費”可能在短時間內讓一些旅行社嘗到甜頭,但卻嚴重影響赴臺遊的品質,難免降低了陸客的赴臺意願。儘管這些不肖業者在兩岸只屬少數,但“一粒老鼠屎能搞臭一鍋粥”,兩岸有關部門切不可等閒視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