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大學生怎樣看兩岸?

2012年11月26日 08:1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近年來,大陸舉辦多場面向臺灣地區人才的專場招聘會。

  島內:工作難找 政治冷感

  “我姓俞。《倚天屠龍記》武當派俞岱岩那個俞。”剛剛從歷史研究所畢業的臺灣政治大學俞同學笑著説,自己正在找工作,方向是出版社或者學校的研究機構。説到之前臺灣博士應聘到鐵路做工人類似的新聞,俞同學説,“我也明白,年輕人不願吃苦也不能吃苦是如今臺灣社會很嚴重的問題,更不幸的是,臺灣現在陷入人才貶值和人力升值的尷尬局面。”

  小屠是輔仁大學的大一學生,他非常健談,讀社工係專業的他説,他非常憂慮身邊的環境。“臺灣的視野太小,報紙電視講來講去都是很小很無聊的事情,影響到民眾包括年輕人只關心臺灣,不了解世界。”小屠説,“我擔心長期下去臺灣年輕人的視野變窄。”

  “除了馬英九,其他人我都不清楚。”臺灣師範大學的男生小謝打扮新潮,表情很酷,講話直爽乾脆,“我很煩那些人,整天吵來吵去讓人倒胃口。臺灣內耗已經很嚴重了,他們只想到自己那些算計。”小謝説,不論什麼選舉他從不去投票,而且很多同學和他一樣,“才不要替他們捧臭腳。”

  在記者採訪的6個男生和兩個女生中,5個人直言不喜歡政治,厭煩臺灣現在的政治風氣。“臺灣經濟這麼差,我們畢業找工作很難,誰有空看他們表演?”輔仁大學中文系女生小謝看起來很文靜,談到這個話題很“到位”。

  “政治冷感並不是我們冷漠,而是失望。”臺大哲學系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同學説,“臺灣所謂的‘民主’很幼稚。比如説臺灣選舉,根本就是浪費社會成本的大型表演秀,當選者根本沒有長期的施政考量,只有短期討好選民的行為。”

  大陸:期待利好 主動了解

  讓記者有些意外的是,記者採訪的8個臺灣大學生,每個人都知道大陸重量級的政治人物,並能準確説出他們的名字。“我比‘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不差吧。”小屠幽默地説。他會經常瀏覽大陸網站,還表示如果以後有機會,會考慮到大陸工作。

  “大陸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陸人有錢了。”生在臺灣持有香港護照的小林笑著説,因為媽媽是港人,自己經常到香港也常去廣東,親眼感受到大陸發達的經濟。“現在學校有關兩岸文化、經濟的討論和座談會越來越多,有興趣參加的同學也多起來。”

  “我太喜歡大陸了。我想報名參加學校的交換生計劃,希望可以到南京林業大學讀書。”嘉義大學的李京機之前到北京參加過兩岸大學生新聞營活動,認識了很多大陸同學。“我衷心希望兩岸關係越來越好,這對臺灣青年當然是利好。”

  在兩岸越來越頻繁的交往中,臺灣年輕人對大陸的認識從被動變為主動、從漠然逐漸開始好奇、從疏離轉為部分認同。因為他們開始明白,單一想像和單一塑造出來的多是“假像”,切身的接觸和感受才有“真相”。(記者 徐蕾)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