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草莓族變身苦瓜族 如何擺脫“薪酸”

2012年10月15日 12:5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今年中秋,不少大陸人是在臺北101賞的月。由於今年“十一”假期和中秋節疊加,赴臺觀光的大陸游客較去年大增。臺灣出入境管理部門公佈數據顯示,長假期間,陸客赴臺觀光的人數達5.3萬多人。這5萬多陸客的言行感受自然博取了島內媒體的不少版面和時段,可與此同時,媒體又多了一個新的觀察點——臺灣80後是怎麼在大陸過長假的呢?原因在於,臺灣80後西進大陸漸成趨勢。

  80後西進大陸,有些是為了擺脫“薪酸”。臺灣《旺報》採訪了在上海工作的80後嚴寧妤,她説,受經濟景氣的影響,臺灣薪水10年未漲,特別是對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薪水太低是難言之痛。長假留在上海,嚴寧妤説,一個人在大陸過中秋,再怎麼説也還是有些想家,可大陸現在競爭激烈,想利用假期抓緊衝衝電。

  同為80後陳博明在海外留學後選擇“海歸”大陸,在上海準海路蘋果專賣店工作。他在接受島內媒體採訪時表示,大陸一年一變,他看重的是大陸的機會,希望可以在大陸挖到第一桶金。

  與嚴寧妤和陳博明有同樣選擇的不在少數。島內最新公佈的一項針對80後的調查顯示,高達56%的人想離開臺灣工作,而其中33%的年輕人認為大陸是首選。臺“勞委會”委託臺灣大學進行的《因應貿易自由化兩岸勞動市場變遷之研究》之前就指出,2001年至2010年外派大陸臺幹約有50萬人,值得注意的變化在於,越來越多的80後開始接棒,成為有別於早期臺商的一個新群體。

  在臺灣,80後以往被稱作“草莓族”,意思是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卻承受不了壓力。可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的日益密切,隨著大陸的市場和機會越來越多地成就了“草莓族”的夢想,隨著臺灣80後積極尋找機會、腳踏實地工作、認真規劃未來的故事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視野,“草莓族”已經悄然變身能吃苦的“苦瓜族”。近日,更有200多80後聚集在臺灣博物館前的廣場,手持苦瓜大喊口號,“我不是草莓族,我是苦瓜族!永不放棄,吃苦當作吃補!”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