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盼望臺灣肯定榮民 尊敬榮民

2012年07月25日 08: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評論説,臺灣榮民的義舉,近來常見於媒體,他們背景相同:年老,大多貧窮;義舉做法相同:捐錢給比他們更需要金錢的人,有人還捐出畢生積蓄。對於他們為臺灣所做的貢獻,有人忘了,更年輕的根本不知道。盼望臺灣能肯定他們是成就臺灣的一部分,給他們應有的尊敬。

  評論摘編如下:

  高雄市94歲榮民蕭鴻濤,去年捐了200萬元(新台幣,下同)給榮民服務處,數十位遺孤受惠。蕭老先生個人還認養了5名遺孤,每月捐出1萬5千元供應他們生活。上星期高雄榮民服務處邀集26位受惠遺孤和蕭鴻濤見面,遺孤們繞著蕭鴻濤“蕭爺爺”之聲不絕於耳,連現場採訪的記者都感動落淚。 

  蕭鴻濤絕不是有錢人,他和中風的妻子住在老舊的平房裏,平時省吃儉用,常常一餐當兩餐吃,一個便當吃兩頓是常有的事。他退役前稍有積蓄,才請了一位印尼女傭照顧老夫妻生活。現在一家最大的經濟來源是每月當局發給的1萬餘元就養金。 

  如蕭老先生這般義舉的榮民,近來常見於媒體,他們背景相同:年老,大多貧窮;義舉做法相同:捐錢給比他們更需要金錢的人,有人還捐出畢生積蓄。 

  這些榮民,當臺灣經濟起飛時,他們的薪餉依舊微薄,而他們的人生精華歲月,就在這樣的境遇中渡過。他們有的老了,有的生命凋謝了,令人感動也感慨的是,他們的愛心不老,捨己為人的精神像絢麗的花朵一般時時綻放。而“榮民捐款助人”卻似乎成為榮民能出現在媒體上的唯一“新聞”,對於他們為臺灣所做的貢獻,有人忘了,更年輕的,根本不知道。 

  他們已經沒有力氣為自己爭公道了,只盼望臺灣能主動地還他們公道。他們不會要求給什麼補償(失去的人生也無法補償),但至少要肯定他們是成就臺灣的一部分,給他們應有的尊敬,這是他們應得的。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