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島內啦啦隊事故引人關注:生命價更高

2011年11月14日 09: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科技大學一位大二的啦啦隊成員在練習時不慎受傷過世,引起外界高度震驚。臺灣《中國時報》13日發表社論指出,啦啦隊競技比賽在島內校園裏是相當普遍的活動,此次事故讓人心痛遺憾之餘,教育主管當局及學校和老師,更須對校園啦啦隊競技有更為嚴格與周延的規範,以免憾事重演。

  社論摘編如下: 

  臺灣中國科技大學一位大二的啦啦隊成員在練習時不慎受傷過世,引起外界高度震驚。除了參與國際與島內的比賽之外,目前許多高中和大學校內也固定舉辦啦啦隊競技比賽,是校園裏相當普遍的活動,但啦啦隊競技其實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學生在練習和比賽時,是否做了熱身,以及安全防護設備與措施是否足夠等,都令人關切。  

  這位19歲的女大生在練習啦啦隊競技時,在一項較具難度的動作:“籃型拋接”中,被拋過了原定的高度,而承接的師生反應不及,使得她後腦勺直接撞地,送醫急救不治。據目前所知的訊息,事情是發生在練習的時間,因為沒有借到正式的場地,因此這位女大生與同組同學在室外籃球場的水泥地上練習各種競技動作;更因為學校的彈性軟墊不夠,所以練習時也沒有鋪上軟墊,當師生動作有了些許差池,這位女同學直直墜落就發生了不幸。  

  很多學校都有啦啦隊競技比賽,而且因為在啦啦隊比賽時,動作的難度佔總成績的一定比例,因此各校近年來不斷挑戰極限,不僅是對外參加比賽的校隊隊員,常常要設計出高難度的創意動作,往往連校園內的競賽也常常出現令人膽顫心驚的拋接、移動等花式動作。  

  依島內“大專校院啦啦隊錦標賽安全規則”,啦啦隊比賽時,每組至少要有一組保護員執行保護;在連續性的特技轉接過程中,至少應保留一位原來的底層人員、支撐員或保護員。據國際規定,就算受過專業訓練的選手,在比賽和表演時都有一定的高度和動作限制,島內比賽常要求選手在很短時間裏,做出複雜、困難的動作,是否得當,已讓人有所質疑,更何況很多參加校內競賽的學生根本沒有紮實專業的訓練,可能只是簡單、草率地練習過幾回,身體的反應、團隊的默契,都不見得足夠,就敢挑戰高難度的動作,讓部分老師直言,這簡直是讓學生“玩命”。  

  或許一般學校的體育館或正式比賽場地,有較為符合規定的安全防護設施,但是學生在私下練習時卻不甚講究。一方面,啦啦隊比賽用的高彈性軟墊每個約10萬元(新台幣),價格昂貴,學校不見得可購置足額數量,所以很多比賽隊伍在平時練習時間,並沒有辦法使用軟墊;其次,學校舉行啦啦隊競技時,總是同時有很多隊伍參加,學校裏沒有那麼多安全、合格的練習場所,因此學生往往只能在不該練習的場地,進行啦啦隊訓練,甚至做出高難度動作,實在非常危險。這次發生不幸事件的大二女生,情況正是如此。怎麼能夠讓純屬業餘的學生在堅硬的水泥地上做出拋接的動作,實在讓人嘆息與不解。  

  融合了體操、跳躍、特技、口號及舞蹈編排的啦啦隊競技比賽,非常熱鬧好看,因此廣受年輕學生的歡迎,也有愈來愈多學校舉行相關的競賽。然而,因為防護措施與安全觀念的不足,也經常傳出運動傷害,特別是在沒有老師或是專業人員在旁指導的練習時間,更容易出意外。知名藝人郭靜就曾在學生時代的啦隊隊競賽練習時受傷,造成短暫失憶。  

  啦啦隊競賽看來不是非常困難的運動,但卻是致傷率最高的運動。以啦啦隊運動最風行的美國為例,在290萬名中學女運動員中,啦啦隊人數只佔3%,然而,因為啦啦隊運動所造成的嚴重或致命傷害,卻佔所有運動傷害的65%,在大學的比率也高達67%。根據調查,啦啦隊運動傷害,嚴重者頭骨多重破裂、腦震蕩、顱內出血、頸椎斷裂、脊椎骨折,往往會造成癱瘓失能甚至致死。  

  近年臺灣在世界啦啦隊比賽中表現優異,奪得不少獎牌,也使得這項競技在臺灣愈來愈流行。然而,參與的人愈多,就愈曝露出基本必要的防護設備與場地的不足,使得危險指數大幅提高,如今甚至造成學生意外死亡,令人震驚也傷痛。或許基於榮譽感,匆匆上陣的學生有熱血、肯拼,但大多不是有足夠訓練的校隊成員,更不具職業能耐,他們可能對危險認識不夠,但教育主管當局及學校和老師,須對校園啦啦隊競技有更為嚴格與周延的規範,以免憾事重演。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