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網路時代的醫療體系不應有此疏失

2011年08月30日 09: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大醫院的重大醫療疏失引起各界廣泛關注。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這次事件是由一連串的環節松脫所造成的,網路時代,竟然在醫療系統中出現此種溝通失誤的悲劇,真是匪夷所思!成功的醫療文化,絕不只是建立在高明醫術之上,還要有更深摯的關懷、更細膩的管理及更準確純熟的溝通協調。

  社論摘編如下:

  對臺大醫院而言,這是椎心的一天,也是可恥的一天。這天,臺大醫院成功進行了5個器官移植手術(心臟交成大醫院),卻因致命的程式疏失,反使患者必須承受艾滋病感染之苦。徒有醫術不足以救人,這是血淋淋的案例。 

  這件悲劇,始自救人心切,令人不忍苛責。但臺灣龍頭醫院發生這麼不可原諒的錯誤,導致患者和醫護人員共數十人暴露在艾滋感染風險中,卻讓人不能不為其內部管理和協調的鬆散感到驚心。如此可怕的程式漏洞,言之委實痛心;衛生主管部門若不能設法督促各醫院認真補強、落實,病患的權益如何確保? 

  檢視這次事件,是一連串的環節松脫所造成。首先,艾滋男子的父母基於救人的善心,主動表示願意捐出器官,雖知其子是同志(同性戀),卻不知已感染艾滋。其次,艾滋男子其實是地方醫院登錄在案的患者,但器官捐贈中心礙于法規無法與之連線,錯失關鍵線索。第三,臺大醫院檢驗室在手術前已驗出有艾滋帶原,但與協調師在電話聯繫時卻溝通失誤,訊息未能準確傳送到手術臺。第四,移植團隊本應在術前閱讀書面篩檢報告,但醫師僅聽取了錯誤的口頭報告即動刀,術後閱讀書面報告才知出錯。 

  亦即,上述諸關卡,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作用,讓訊息更準確地回傳到手術臺上,這場悲劇即可以避免。孰料,大家都一心想著要救人,一心想著要搶時間,結果在最想不到的地方誤觸機關,救命不成反而害命。臺大醫院賠上了聲譽,就專業責任而言,實難辭其咎。 

  臺大醫院擁有優秀的醫師,享有豐富的醫療資源,累積了傲人的醫療成果,但長期來似也養成了臺大人的“驕傲文化”。觀察此次事件的前因後果,外界不難看到這種傲慢心態在作祟。例如,臺大醫院公開承認錯誤,然把主要責任推給檢驗和“約聘”協調師的程式疏失,對專任醫師未詳閱書面報告的責任卻輕輕帶過;可見,院方“重醫術、輕溝通”的偏失心態極為嚴重。此外,對於當天作業過程及事後的補救措施,臺大醫院也都諱莫如深,不願交代;與同日執行器官移植的成大醫院表現的坦誠相較,不僅太不透明,老大心態也表露無遺。若連闖出這樣的大禍都不能虛心以對,又如何談改進? 

  目前看來,臺大醫院擔心的是民刑事責任、行政處分和鉅額賠償;但別忘了,做好相關患者及醫護人員的感染追蹤及治療,更是收拾這件危機的重要工作。包括成大主刀醫師因臺大的資訊錯誤,當天執行器官移植時曾半身浸在艾滋血水中,而有高感染風險,這也是臺大醫院必須擔負的道德責任。但奇怪的是,只執行一項移植手術的成大醫院將30人相關醫護列管;而執行了4例移植手術的臺大醫院,卻宣稱僅有10余人必須追蹤。這是臺大低估災情,或是意圖遮掩真相,其有無面對現實的正確態度,都讓人感到難以理解。 

  在這種情況下,衛生主管部門對這起離譜的醫療災難必須進行嚴格的調查,不僅要還原整個疏失過程,更要厘清行政協調及醫療專業雙方的責任,不容因臺大自恃醫術權威而輕縱其程式錯漏。與此同時,衛生部門也必須檢討自身的問題,例如,疾病管理部門既容許“捐血中心”透過連線查核艾滋紀錄,基於同一保護原則,對“器官移植登錄中心”卻以“隱私保護”為由不準連線比對,這分明是難以言之成理的邏輯。至於術前艾滋及肝炎等篩檢重要資訊,照理説手術作業團隊全線皆應同步在網路上收閱,如今居然會誤于聽錯電話,實在離譜。在雲端網路時代,卻竟然在臺灣的醫療系統中,出現此種溝通失誤的悲劇,真是匪夷所思! 

  成功的醫療文化,絕不只是建立在高明醫術之上,還要有更深摯的關懷、更細膩的管理及更準確純熟的溝通協調。臺大醫院這次“救人反而誤人”的事件,絕不能以“烏龍”視之,而是一個“技術主義”至上的草率醫療文化的産物;面對無可回避的責任,臺大人必須放下傲慢,謙卑面對,別無他途。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