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島內民俗順應潮流 讓“鬼月”陽光感恩

2011年08月15日 09:1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農曆7月俗稱“鬼月”,民間習俗認為在這個月當中,孤魂野鬼“放假”來到人間,在島內亦有許多民俗禁忌不可觸犯。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很多民俗活動,應該隨著時代潮流改良,其實“鬼月”的本質是“孝親月”,也是感恩、博愛的月分,我們應該揮去鬼影幢幢的心理,賦予7月正面、陽光的意涵。

  社論摘編如下:

  農曆7月俗稱“鬼月”,民間習俗認為在這個月當中,孤魂野鬼“放假”來到人間,所以有很多禁忌不可觸犯,還要舉辦普度祭典,招待“好兄弟”。其實“鬼月”的本質是“孝親月”,也是感恩、博愛的月分,我們應該揮去鬼影幢幢的心理,賦予7月正面、陽光的意涵。 

  每到農曆7月,一般家庭及公司行號,都會準備豐盛的祭品祭拜“好兄弟”,甚至有些“政府機關”也不能免俗,尤其是中元節普度,更使“拜拜活動”達到最高潮。民間習俗在“鬼月”有很多禁忌,例如不能外宿、不能游泳、不能晚上曬衣服、不能晚上照鏡子、不能背靠墻壁、不能拔腳毛等。 

  很多民眾堅信,“鬼月”期間諸事不宜,不能購屋或買車、不能旅行、不能嫁娶,使相關行業大受影響,業績直直落。“鬼月”來臨之前,有些孕婦刻意剖腹生産,以避開“鬼月”的忌諱;有些病患不肯在7月動手術,可能因而耽誤了治療。臺灣每年為了拜拜普度,燒掉的銀紙估計多達5400噸,更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 

  自古以來,華人文化便相信鬼魂的存在,卻沒有農曆7月即“鬼月”之説,反而被視為大吉之月。古代農曆7月為申月,取其“田地中,上得天時,下得地利”之義,皇帝登基因此大多選擇7月。據説明太祖朱元璋,為不讓百姓與皇帝同享良辰吉時,派人假扮成道士,到處散播7月為“鬼月”的謠言,因而形成“鬼月”習俗。明清兩代,此習俗帶到臺灣,意外使臺灣成為華人文化圈中少數完整保留“鬼月”信仰的地區。 

  臺灣移民墾拓過程中,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艱辛無比,死於天災、海難、戰爭、瘟疫者,不可勝數,當時有“六死三留一回頭”之諺,一般民眾害怕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為害人間,除了建“有應公廟”、“萬善同歸”瘞埋枯骨之外,還舉辦普度祭典,具有澤及亡魂的意義,亦有人鬼均安的期待,這是臺灣重視“鬼月”與普度的獨特背景。 

  依照佛教經典,農曆7月並非“鬼月”,而是孝親月、感恩月。據説佛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在“結夏安居”靜坐時,忽然想起已逝的母親,於是運用“天眼通”在餓鬼道找到母親,發現母親因罪孽深重,喉嚨細如針孔難以吞咽,食物未入口就化為焦炭,所以瘦到皮包骨。目犍連十分不捨,依照佛陀指示,于“結夏安居”圓滿日供養十方大德,終使其母脫離餓鬼道之苦。 

  佛教信眾于農曆7月15日舉辦“盂蘭盆”法會,主要目的就是“解倒懸,度眾生”,這個典故後來演變成民間超薦祖先、普度“好兄弟”習俗,其出發點是良善的。然而,過度強調“鬼月”的結果,卻造成人的恐懼與禁忌心理,使許多社會經濟活動因而停滯,委實不合時宜。 

  很多民俗活動,應該隨著時代潮流改良,“鬼月”習俗應擷取其感恩、孝親、博愛的精神,化為尊親孝順及博施濟眾的行動,促進親子關係與社會溫馨和諧;另一方面,宜革除鋪張浪費、迷信、不環保的部分,讓“鬼月”不再諸事不宜,而能結合文化、藝術、公益活動,使臻于“月月是好月,日日是好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