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名模病態入魔 名媛拜金招怨

2011年08月09日 09: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文章點評時尚圈的名模和名媛現象。文章指出,名模或名媛所展現的都是世間最美的物相,但追求到極致,卻都同樣導致負面的觀感和價值的扭曲。名模界不斷追求著違反自然的病態美,名媛圈反覆塑造著競奢拜金的虛假,在社會投射的欣羨裏,看到的是深沉的反諷。

  評論摘編如下:

  看過電影《X戰警》的人,都會對片中變種人的超能力驚嘆不已,對此一特殊族群遭到的排擠迫害,一定也會大表同情。而在現實世界裏,也有一些看似和正常人生活、價值不同的異類,受到高度的注目,並在媒體和行銷的奇幻中不斷演化;其中一種是名模,另一種則是所謂的名媛。 

  上周有許多媒體同時報道,法國時尚界一名年僅10歲的小超模,以成熟的打扮和撩人的姿態,登上暢銷雜誌《時尚》兒童版的封面,她的表現固然搶眼吸睛,卻也引發破壞兒童純真的爭議;更是時尚界繼紙片人遭批之後,又一股炒作幼齒超齡演出的歪風。 

  媒體還報道,國際時尚界流行的“蘿莉風”也吹進臺灣,今年暑假3大名模選秀,吸引4000多人參加,其中近1/3未滿18歲,每位少女都夢想成為下一個林志玲。本來,青春就是無敵,沒有人能否認或壓抑年輕奔放的美,但如果這種美麗是成人世界賦予的濃粧艷抹、搔首弄姿,甚至伴隨的是錯誤的價值觀與不切實際的認知,那麼所引起的物化、剝削等抨擊,恐怕就絕非只是所謂“衛道人士”的反感而已。 

  蘿莉其實就是“洛麗塔”(Lolita)的簡稱,源自於俄羅斯裔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在1955年發表的成名小説,洛麗塔是書中主人翁亨伯特所迷戀的小女孩的名字,亨伯特與洛麗塔兩人發生了亂倫的畸戀悲劇,書中的亨伯特稱9至14歲是“小妖精”,後來人們便將“洛麗塔”隱喻為“戀童癖”的代稱。 

  至於名媛,又是另一種不同年齡層的現代光景。名媛當然不是交際花,從字義上看,應該是有名的淑女、名門閨秀等,但光是如此靜態早就不算現代名媛了;這種活躍于媒體、行銷與廣告世代的新貴族,還須具有佩戴名牌包與昂貴華服珠寶,尤其是高調出現社交場合,乃至代言品牌等動態特質。 

  臺灣名媛界當然首推微風少奶奶孫蕓蕓,但名媛又不必然是名門後代,只要勤於“跑趴”,常常展現名牌包的加持,加上媒體的炒作,同樣可以躋身時尚名人;有些人真正的身份、以何維生不重要,只要曝光率夠、姿態做足或大話敢講,照樣可以成為名媛。影響所及,想方設法嫁入豪門,或是拼命結交名流乃至炫耀者,通通都可成為“名媛經濟學”的捷徑。 

  説起來,名模或名媛所展現的都是世間最美的物相,但追求到極致,卻都同樣導致負面的觀感和價值的扭曲。看似光鮮亮麗的模界背後,想要從小模、嫩模變成名模再到超模,歷經血淚辛酸,幾希矣;甚至年紀才剛過30,還會被狗仔雜誌諷為老模! 

  而如今的名媛往往變身為派對動物,是不是真的名媛很難説,但全身行頭、高調招搖,得看起來像是名媛才重要。名模界不斷追求著違反自然的病態美,名媛圈反覆塑造著競奢拜金的虛假,在社會投射的欣羨裏,看到的是深沉的反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