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島墮胎數目驚人 媒體分析應對症下藥

2011年07月21日 10: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大退休小兒科教授呂鴻基近日語出驚人:臺灣每年墮胎數目高達50萬。然而島內婦産醫師數目急劇萎縮與此數據卻是矛盾的。臺灣《新生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臺灣始終沒有令人信服的墮胎數目,呂醫師這個數據想來是別有用心,而臺當局健康衛生主管部門數據也不甚精準。對症下藥,加強提供避孕工具和知識來降低墮胎數目才是進步!

  社論摘編如下:

  盛暑7月中,臺大退休小兒科教授呂鴻基以臺灣每年墮胎數目高達50萬的驚人之語獲得各大報大幅報導,而臺當局健康衛生主管部門則根據健保人工流産手術統計及RU486墮胎藥的用量,推估臺灣地區每年墮胎至少有24萬人次。

  如果“一年50萬胎兒被拿掉”是真的話,那是一個可以做到50億的龐大醫療市場,根據市場原則,經濟總有一隻“不可見的手”在調節供需;但是近年來,婦産醫師數目急速萎縮,醫師老化,超過40歲者高達8成,新進女醫師比例急速攀升近7成;另外,臺灣地區婦産醫學會爭取給付動作頻繁,産科醫師轉行美容、減肥者眾,這一幅黃昏蕭條景象和呂所描繪的市場榮景明顯不符。

  呂醫師想要販賣的其實是壓縮婦女生育權的企圖,他説“法律太寬鬆,女性自主權太高漲讓人工流産淪為隨便”。但是,一個隨便引用道聽涂説數據的教授並不會讓他的道德獲得尊敬,呂身為臺灣地區“兒童及青少年健康聯盟”召集人應該聚焦在兒童和青少年健康才對,但他把越來越少的兒童數目歸咎到婦女生育權的頭上卻是別有用心,他造成一種臺灣地區女人墮胎氾濫的謊言和假像。

  臺當局健康衛生主管部門數據顯示健保人工流産申報每年平均18到19萬人次;另外,每年使用RU486墮胎約4至5萬人次,臺當局健康衛生主管部門因此推論每年至少有24萬人墮胎,這其實是把診斷性和治療性流産和健保根本不給付的早期墮胎混為一談;自然而言,懷孕能夠進行到3個月以上的只有3到5成,其餘不是醫師俗稱的“空包蛋”就是自然流産。

  能夠被醫師偵測得到的流産約佔所有懷孕的1.5到3成,而懷孕前3個月的並發癥還包括子宮外孕,葡萄胎,絨毛膜癌,人工生殖並發癥等,而進行到3個月以上的懷孕還必須面對5%的胎兒畸形率以及早期破水,産前出血,早産等並發癥。對女人而言,懷孕不儘是喜事,還可能危及生命。 

  現在,臺灣早期墮胎多使用RU486,以臺當局健康衛生主管部門稱4到5萬人次來估計,並以藥物墮胎佔9周以前墮胎的7成來推,臺灣早期墮胎的數目約7萬,而這也是臺灣婦産醫學會所估計的數字,應是比較可靠之説。

  每年固定的“9月墮胎潮”,今年突然提前發作,症狀奇怪,耐人尋味。多年來,臺灣始終沒有令人信服的墮胎數目,當媒體用超大黑体字突顯“一年50萬胎兒被拿掉”時,被打一巴掌的除了道聽途説的教授,拿不出正確數據的健康衛生主管部門,還有不懷疑的新聞媒體本身。

  過去10年來生産數急降,“健保”支出因此節省了35億元左右,但婦女照護卻沒有太大提升,我們認為臺灣沒有墮胎統計的窘境必須改善,而讓所有合法墮胎都可以“健保給付”才是方向。“健保”以一筆不大的花費換取精確的統計,進而對症下藥,加強提供避孕工具和知識來降低墮胎數目才是進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