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Lady Gaga大膽自由美學狂掃臺灣

2011年07月05日 09: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美國流行音樂天后Lady Gaga 3日晚到臺中市圓滿戶外劇場舉辦歌友會。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當今社會,網路連結了全球,也改變了藝人、名流、作家與粉絲的互動。包括臺灣在內的亞洲已具備西方流行文化界不能忽略的市場能量。Lady Gaga的美學成為流行,Lady Gaga旋風狂掃臺灣,從某個角度來説,也是拜網路之賜。

  社論摘編如下:

  1985年,麥當娜在《物質女孩》(Material Girl)中標舉物質主義,高唱女孩喜歡金錢、華服、鑽石、名牌…這首歌曲的音樂錄影帶,是MTV時代的華麗歌舞秀,展現了麥當娜的表演天賦;《物質女孩》這首麥當娜出道後的第2首單曲,很快地將她推向巨星地位。  

  2009年,Lady Gaga(臺灣島內譯名為卡卡)在《羅曼死》(Bad Romance)中唱出對愛情渴望的矛盾心情。MV最後暗喻燒死男友的驚悚畫面,表達出女性在愛情耽溺中的主導與瘋狂,中文翻譯《羅曼死》可謂神來之筆。當時在Youtube的點閱率達3億9千萬次,是Youtube史上最高點閱率的單曲。  

  很多人將Lady Gaga與麥當娜相提並論,就如同麥當娜剛出道時,很多人認為她師承瑪麗蓮夢露。畢竟《物質女孩》的靈感來自瑪麗蓮夢露1953年的電影《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而麥當娜在單曲MV中的表演被認為是瑪麗蓮夢露《鑽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一曲的再現。  

  然而,五十年代的夢露、八十年代的麥當娜、21世紀的Lady Gaga,儘管同樣是作出了當代最吸睛的打扮,並且同樣被賦予了所謂的“性感”,但是隨著時代的演變,這3個女人表現出來的美學與價值觀卻有著極大的差異。在男人定義女人幸福的年代,夢露性感的小心翼翼;在男人為女人的幸福效力的年代,麥當娜性感的得心應手;在女人定位自己的幸福的年代,Lady Gaga性感的自由自在。  

  但Lady Gaga是否真的那麼豪放不羈、真的那麼驚世駭俗呢?那可能要看場合。在表演舞臺之外的Lady Gaga,親切謙遜,禮貌週到的樣子與得體合宜的措詞,簡直是溫良恭儉讓到像是另外一個人。一到美食臺灣就趕緊去練瑜伽的積極,也看得出Lady Gaga的自律。出道3年得到5座格萊美,新專輯《天生完美》(Born This Way)已是27國排行榜冠軍,這些都可見Lady Gaga不只會搞怪,她的音樂實力已備受肯定。  

  夢露、麥當娜與Lady Gaga,是三個時代的三種性感版本,帶動不同的美麗風潮。夢露噘嘴唇的表情幾乎已成為上個世紀女人展現性感的標準公式。到了麥當娜的年代,女人的性感甚至加入了剛硬的線條,木蘭飛彈也好,肌肉的張力也好,麥當娜式的性感已拋棄了柔軟的必要;當Lady Gaga的美學成為流行,朝生夕死的快速變化帶給粉絲與時尚流行界最重要的啟示就是:要有“生猛有力的新鮮”,創新即是道德,陳舊則是罪惡,因為Lady Gaga是活在人與人以光速溝通的網路時代。這個世界,每一秒鐘都在變化;連Lady Gaga自己都説,這次來臺灣看到很多小怪獸們(Lady Gaga對粉絲的昵稱)打扮成過去她曾出現過的樣子,這一方面讓她感到很欣慰、很開心,另一方面,也成為督促她必須不斷創新的力量,因為小怪獸們都學會了,她不能沒有新料。  

  以Lady Gaga這種等級的藝人,在最當紅的時刻在臺灣開唱,過往這樣的例子並不多。這説明瞭包括臺灣在內的亞洲已具備西方流行文化界不能忽略的市場能量。此外,Lady Gaga旋風狂掃臺灣,從某個角度來説,也是拜網路之賜。在這次免費演出的新歌發表會上,Lady Gaga為臺灣粉絲演唱了9首歌曲,是她新專輯發表會演唱至今,唱最多首歌曲的地方,其中並有3首歌改編歌詞,唱到“臺灣”,且一連變裝3次;Lady Gaga強調,整個團隊是以“一場演唱”的規格準備臺灣地區的演出,這令臺灣粉絲驚嘆不已,甚至可以説受寵若驚。Lady Gaga表示,在還沒有來臺灣之前,她就已經在推特上和臺灣地區的粉絲打過交道,臺灣粉絲也一再邀請她來;對Lady Gaga來説,臺灣並不陌生。  

  網路連接了全球,也改變了藝人、名流、作家與粉絲的互動。Lady Gaga的Facebook有4千萬粉絲,推特有一千萬用戶。在Lady Gaga與這些追隨者共同創造的“Lady Gaga帝國”裏,她既是領導者也是參與者,例如這次來臺灣,她隨興自拍,在Facebook上傳參加臺中市政府舉辦的歡迎會所穿的豹紋紅色裝,立即拉近了她與粉絲的距離,讓遠在天邊的粉絲也仿佛參與了Lady Gaga的臺灣行。許多藝人喜歡在Facebook、推特、微博上不厭其煩地隨時更新自己的一舉一動,就像在寫“起居注”一般,因為網路讓粉絲們以某種形式走進了巨星的生活,網路也因此讓舞臺無所不在。比起前輩的夢露與麥當娜,Lady Gaga的事業版圖與影響力顯然擴張得更廣,也更快許多。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