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為臺生搭建平等競爭就業平臺

2011年05月20日 10:3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廈門市首次嘗試面向臺灣學生招收事業單位編內人員,受到臺生歡迎;臺灣方面也應以同理心關心愛護赴臺就讀的大陸學生。

 

  日前,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廈門理工學院等5個廈門市屬事業單位,面向臺灣學生推出6個招聘崗位,這是廈門市首次嘗試面向臺灣學生招收事業單位編內人員。廈門市此舉受到兩岸輿論的關注,受到臺生們的歡迎,也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在兩岸交流合作中先試先行的最新詮釋,必然會對其他地區破解臺生就業問題産生積極影響。

  一直以來,大陸方面相當重視臺生在大陸就業的問題,多次表示在大陸就讀畢業的臺灣學生,只要具備在大陸就業的相應條件,符合用人單位需要,有關部門支援他們在大陸就業。這幾年,有關臺生就業的相關措施也在逐步出臺,各類資格考試逐步開放。

  在這進程中,在讀臺生人數位列各省市前茅的福建省作出了可貴的探索,並實現“兩大突破”。首先,在就業方向上,臺生可以自主應聘或受雇到福建省內的國有企業單位和各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還可以通過參加公開招聘應聘到福建省內的事業單位(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就業。其次,臺生在閩就業與大陸普通高校畢業生在工資福利、社會保險、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作為全國人事制度改革先行實驗區和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先行實驗區,福建省的這些嘗試,有利於進一步拓寬閩臺人才交流渠道,更有利於促進閩臺兩地民眾感情進一步融洽、合作進一步深化;同時也為其他省市解決臺生就業問題提供了參考。在福建的示範和帶動之下,天津等地也出臺了切實可行的政策,天津市鼓勵在津就讀的臺灣學生在津就業,為他們免費提供就業指導和資訊、諮詢、培訓、推薦等服務,臺生在津就業可享本地市民待遇。

  當然,有關臺生就業的努力還只是起步,尚有許多現實難題未解決。例如,希望臺生比較集中的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能夠比照福建、天津,儘快出臺大陸臺生到當地就業的相關政策;相關部門能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免除企事業用人單位的後顧之憂,使幫扶大陸臺生就業的政策可以更好地落到實處;在臺生身份認定和戶籍管理方面,允許臺胞證承擔類似居民身份證的某些功能;有關高校針對兩岸在就業管理法規和職場文化方面的差異以及臺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就業指導服務,幫助他們適應大陸的就業環境,調整就業心態,充分了解相關政策,及時獲取就業資訊。

  隨著兩岸各項交流的不斷擴大,到大陸就學的臺灣學生逐年增多,畢業後選擇在當地就業的臺生也越來越多。為了更好地幫助臺生在大陸就業,具政策及地緣優勢的福建,在既有的基礎上,不妨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些,在解決臺生就業方面作更多的試點,為臺生謀福祉,為外地作示範,為兩岸和平發展做出更多貢獻;臺灣方面也應以同理心關心愛護赴臺就讀的大陸學生。(吳亞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