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書店 讓閱讀成為一種文化

2010年12月31日 08:5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臺灣獨立書店“女書店”的招牌。 記者 杜榕攝

  “2010年我們38家店營業額衝至98億元新台幣(下同),比去年增長了11%。”臺灣誠品書店副董事長吳旻潔近日表示,受惠于景氣回穩、觀光客到訪,預計明年誠品營收將破百億。

  這家在島內頗具盛名的書店,被稱為臺北的“文化地標”,也是許多觀光客遊臺灣的必到之處。但臺灣的書店其實不是只有誠品這一大品牌,林林總總的書店遍佈于臺灣高等院校、金融商圈以及文化場所周圍,構建出一個全方位的閱讀空間。在臺灣,書店已經使閱讀成為一種文化……

  獨立書店

  一道另類的讀書風景

  在臺灣,最早為人所熟知的書店聚集地,應屬臺灣大學公館商圈附近的“溫羅汀閱讀花園”。

  這裡並不是一個真的花園,只是因為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在此相交而得名,小小的區域內聚集了至少40家的獨立書店、20家以上的人文咖啡館。這些獨立書店每家都有自己的主題和特色,或關注女性主義、或聚焦本土文化、或主攻學術研究……

  “從臺大人類學系畢業後,開書店的理想就在我心裏萌生,那時候剛剛‘解嚴’,大學生對左翼文學的熱情正在燃燒。”聊起上世紀80年代初唐山書店的創立,陳隆昊仍然記憶猶新。

  他的唐山書店現在“躲”在羅斯福路一棟公寓的地下一樓,十分不起眼。數十年來幾次搬家,店面已經陳舊不堪,但店內賣的書卻不乏珍寶。才走進書店,便能看到一張大大的馬克思照片貼在柱子上,推薦書區中也有不少研究中共發展史和社會主義思想的書籍,往裏走還有許多社會學專屬的書櫃。據説很多臺大的研究生都是吸著這裡的“奶水”長大,至今仍有許多大學生、教授、研究者與社會人士,都會定期來這裡“趕集”。

  而在唐山書店對面的,就是秋水堂,一家以學術書籍為主的簡體書店。“簡體書籍在臺灣有一定的銷售市場。”店主王永分析説,臺灣的網路書店從2004年就開始有簡體專區,誠品信義分店也設有簡體館,這些早已宣告簡體書市場的成形。秋水堂緊抓高校讀者群,也在臺灣簡體書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對於這些僅有數十平方米狹小空間的獨立書店來講,能夠在激烈競爭中生存下來,關鍵就是提供有特色及獨特的服務。擁有專業知識及熱忱服務的店長及店員,為渴求深一層引導的讀者提供更多的閱讀體驗,而每次購書前的熱烈討論與下次書店重逢時的心得交換,也往往是強勢書店推出的“暢銷書排行榜”所無法取代的。

  儘管這些有著獨立形態、獨立品格、獨立操作的書店,在臺灣形成一道另類的讀書風景,但這段好風景很快就被連鎖書店興起的光芒所掩蓋。於是5年前,這些不願被收編的獨立書店聯合成立了“溫羅汀行動聯盟”, 以“獨立開店但不單獨作戰,互相支援、聯合宣傳”的理念來抗拒逐漸被商業吞噬的連鎖狂潮。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