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所有真正愛臺灣的人請都來為花博加油!

2010年11月08日 09:23:00  來源:
字號:    

  “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6日正式開幕,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7日發表社評指出,這個向世界展現臺灣園藝、科技、文創與環保的軟實力的花博會,預料半年的展期中,至少可以吸引600萬人參觀,包括40萬以上的來自島外的觀光客,創造近200億的經濟效益,對臺灣的觀光産業、花卉産業發展和國際知名度,當然都有極大貢獻。

  社評説,籌備近4年的花博,具有多方面的意義。首先,臺灣花卉園藝産業的栽培面積超過一萬公頃,産值超過一百億元,臺灣自産花卉品種及品質均已達國際水準,無論蘭花與切花,在國際大展中屢屢獲獎,每年外銷一億多美元的花卉中,蝴蝶蘭即佔六千萬美元,因此臺灣早已被世人視為蝴蝶蘭王國。不過,面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競爭,臺灣的花卉産業正面臨突破的瓶頸。這次的臺北花博將近三千萬株,一千六百種類,三千三百個品種的植栽花卉一次展出,其中九成以上是臺灣生産,不只更加提高臺灣花卉的知名度,也增強國際間對臺灣花卉産業的信心,這對臺灣花卉産業的發展顯然具有正面功能。

  其次,這項花博從規劃、設計、施工到營運,全都由臺灣人負責,不只從頭到尾都是MIT,而且有多項“世界之最”,例如:花博夢想館將展示十七項專利技術和五項世界第一的尖端科技,分別是:

  全球首創尺寸最小的超高頻RFID技術;全球最大彎曲度的電控液晶玻璃;全球最大六十五吋直立式裸眼三D立體螢幕;世界第一個將UWB應用在非接觸生理互動技術;特別是工研院研發的“超薄軟性紙喇叭”,日前才榮獲華爾街日報的全球科技創新獎,充分顯現臺灣科技的實力與活力。

  再者,在建築方面,花博更推出領先全球的環保科技,以花博流行館為例,不但是臺灣歷史上,最輕巧的鋼構公共建築設施與具備建照的最綠建築,而且擁有七項“世界之最”:全球唯一百分百再生産品;全球唯一使用預力模組系統來增強建築物側向抗壓力;全球最堅固而輕巧的半透明帷幕墻系統;全球首創結合半透明帷幕墻系統與太能供電之LED燈光效果;全球首創“碳中和”建築;全球最環保建築,並符合國際LEED白金認證標準;全球唯一可于現場生産製造的建築材料,具體證明臺灣推動環保的決心。

  此外,這項花博不但是歷年唯一一次水岸與城市、公園均有入口的博覽會,七千場次的藝文表演也是歷年國際花博會中品質最高的一次。諸如掌中戲、歌仔戲、客家歌謠、八音圖等具有臺灣特色的曲藝,伴隨現代舞、爵士舞、管樂團等西方色彩濃厚的樂曲,再加上環保的建築與雕塑,古典融合現代,使世界看到臺灣整體實力。更重要的是,這些花卉、園藝、環保、藝文、建築、照明之美,都是道道地地的MIT,這不僅是臺北的驕傲,更是臺灣的光榮。

  我們必須指出,花博不只是臺北一市的盛事,也是整個臺灣的大事。除了要借此展現臺灣尊重自然,愛護地球,實踐綠色生産理念,保育人類美好家園的普世價值,也突顯臺灣的創意與科技。花博不僅擴大了眼界,也昇華了人生,透過花博,臺灣的美麗與魅力得以呈現世人的面前,這才是花博最重大的意義。有鋻於此,我們高度期盼,所有真正愛臺灣的人,都來為花博共同加油喝采!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