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平平安安回家 兩岸民眾的共同期盼

2010年11月05日 08:38: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這是每一個旅人心中的渴望。然而,近日颱風豪雨造成的臺灣蘇花公路塌方意外,讓海峽兩岸20多個家庭一夕破碎,難覓親人回家的身影。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災難中,許多動人故事散落在山巔水涯。意外導致數十輛遊覽車和400多人受困,其中200多人是大陸游客。淒風苦雨中,兩岸民眾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攜手脫離險境;生死關頭,一輛遊覽車上的臺灣司機和大陸領隊冷靜引導旅客破窗疏散,自己卻隨車墜入深谷;連日來,為了搜救失聯的20多名大陸游客和臺灣司機,臺灣方面出動海陸空救援力量,在極其惡劣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下展開“地毯式”搜索,救援人員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甚至有人身受重創;海峽兩岸民眾高度關注,共同為遇難者祈福……人性的光輝、骨肉的親情,又一次在天災肆虐時,溫暖著兩岸中國人的心。

  幸運脫險後,驚魂未定的大陸游客在記者採訪時以“天災難免”作答,予以臺灣方面相當的理解與體諒;臺灣媒體則尖銳地指出:陸客的“厚道”,不能掩蓋臺灣在觀光基礎設施和應急應變能力方面的不足。臺灣當局和旅遊業者都應再反躬自問:迎接大陸游客,臺灣真的準備好了嗎?

  臺灣真的準備好了嗎?答案並不樂觀。自2008年7月以來,大陸民眾赴臺遊持續升溫,2010年大陸赴臺遊客數已超過日本,成為臺灣觀光業的最大客源。不斷增加的遊客數考驗著臺灣的旅遊接待能力和基礎設施的負荷能力。多山的臺灣地質條件複雜,且多颱風等極端天氣,通往許多旅遊景點的路段遇雨便成災,人員傷亡時有發生。以此次塌方的蘇花公路為例,多年來十雨九塌,傷亡不斷,當地民眾長年苦盼安全的回家路,卻由於種種原因情況一直得不到改善,最終導致此次嚴重意外。教訓慘痛,令人心驚。為了當地百姓的福祉,為了遠來遊客的安全,改善基礎設施已刻不容緩。希望臺灣內部早日達成共識,付諸實施。

  硬體不硬,軟體方面亦存在缺失。兩岸許多專業人士指出,此次意外中,幾十輛遊覽車受困于強風疾雨和山石泥流,暴露出臺灣旅遊預警和避險機制尚不夠周延。為了避免悲劇再度發生,兩岸應共同探討,儘快建立完備的旅遊避險機制。有關方面應從嚴管理,強調安全第一,在標準的掌握上“寧嚴勿寬”,盡最大可能杜絕安全隱患;遊客也應聽從指揮,加強理解,勿心存僥倖。

  兩岸關係無小事。寶島臺灣的旖旎風光,對大陸游客有相當大的吸引力;臺灣旅遊業者渴盼大陸游客源源而來,兩岸也正研擬推動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我們希望臺灣方面在擴大規模時量力而行,切忌急躁冒進,要在提升旅遊品質和安全保障上多下功夫,盡力避免人為疏失,讓大陸游客高高興興出門、平平安安回家,這是兩岸民眾跨越海峽的共同期盼,也是兩岸關係穩定發展大局的要求。(王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