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陸生來臺這件小事 兩岸交心的開始

2010年08月23日 08:01:00  來源:
字號:    

  臺灣《聯合晚報》21日發表社論指出,這兩年,兩岸關係的改變目不暇給,“三通”真通了,整個大陸已沒有哪個省市的民眾不能來臺灣旅遊,大陸各省的書記、省長像是排好了隊伍,一團接著一團訪台,投資金額動輒千萬上億,兩岸更簽了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但是,這一樁樁的大事,未必有一件小事那麼重要,也就是“立法院”終於通過開放陸生來臺這件小事兒。

  社論説,陸生來臺當然不全然是件小事,要不然民進黨不會為此數度癱瘓“國會”。但比起前面那幾件“大事”,畢竟顯得小。那它重要在哪兒呢?可以這麼説,前者動的是兩岸的筋骨,後者牽引的則是兩岸的心。

  兩岸曾經完全隔絕近40年,臺灣人對大陸的印象一度就是人民公社、糧票、文革;而大陸人民對臺灣的理解則是:人民飽受美帝與國民黨反動派的壓迫與剝削。這是兩岸關係歷史膠捲的微縮,説明瞭兩岸各對彼此的心理底蘊。縱使蔣經國讓老兵回家探親解凍了兩岸的冰河,但20年下來,彼此心裏的嚴霜依舊,原因就在,這20餘年的兩岸交流,都只碰皮毛。臺商雇用大陸廉價勞力,鮮少去理解勞工心理,直到富士康跳樓事件才引起一番反省,這些都是在“物”的層次上打轉。就算文化交流,不是少林和尚來臺比劃功夫,就是鄉親到湄洲參拜媽祖,也都只是隔靴搔癢。

  社論最後説,要弄懂臺灣,得用“心”,從細微處著眼;開放陸生來臺,簡單地説,就是邀他們住在臺灣好好弄懂一些小事,然後把這種文化帶回去。兩岸交心,這才真正開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