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李敖之子李戡:我為何棄臺大而讀北大?

2010年07月29日 11:11:00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因為他棄臺大而讀北大,因為他高調出書批判臺灣教科書內容,因為他是李敖的兒子,因為他與父親一樣特立獨行,李戡,這段時間成為兩岸媒體“追逐”的新聞人物。

  《海峽導報》聯繫採訪事宜時,李敖的前助理李小姐對記者説,大陸很多媒體或打電話或傳電郵,都想邀訪李戡,但大多還未能如願。由於本報記者2005年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採訪過當時隨父來訪的他,有過一面之緣和簡單對話,再加上2007年本報獨家電話專訪過他的父親─── 李敖大師,因此,李戡週一在接到記者的提綱時,就欣然答應接受本報專訪。

  昨天,李戡在臺北舉行完自己的新書發佈會後,傍晚又要接受一家臺灣電子媒體的專訪。在這空隙時間裏,他“擠”出了一個小時時間,在臺北的家裏,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電話專訪。

  關於為何棄臺大讀北大 “無法忍受臺灣教育,沒必要再呆下去”

  記者:臺灣大學(簡稱臺大)在亞洲都算一流的大學,在有些機構的大學排名當中,臺大有時甚至會排在北大前面。你為何要棄臺大選北大?

  李戡:關於大學排名有很多,但我看到的一份倫敦某個機構的世界大學排名,北京大學排在50多位,而臺灣大學排在124位。

  其實,大學排名無所謂了,即便臺大排在北大前面,我也會選擇北大,因為,對臺灣的教育,我已經忍受很久了,沒法再忍受下去。臺灣的教科書內容是很荒謬的,價值觀顛倒,我覺得沒有再呆下去的必要。

  當然,做出這樣的選擇,更重要的還是看大環境,看重畢業後學生在職場中的競爭力。在我眼中,臺灣的大學學習氣氛、環境以及學生的進取心,已遠不如大陸的高校。舉個例子説,有交換生回來説,臺灣的“清華大學”圖書館都是空空的,而北京清華大學感覺完全不一樣。再比如説,現在有一種流行説法,説臺灣的學生到了大陸後,經常問“週末去哪玩”;而大陸的學生來臺灣,卻經常問“週末去哪讀書”─── 從這裡可以看出兩岸學生的進取心。

  另外,選擇北大,也與我的家族與北大的淵源有些關係。(注:李戡的祖父、大姑、二姑、大姑父,都在北大畢業;其父李敖以未念北大為憾,並於2005年訪大陸時到北大演講。)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