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當局嚴防貪腐賄賂 杜絕“紅包文化”

2009年09月28日 08:34: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稱,俗話説:“有錢能使鬼推磨。”此話是反襯的説法,真正的語意應為:只要撒夠錢,並且撒得恰到好處,即可使人推磨,這就是紅包文化猖熾的根源。紅包文化難以根絕,馬當局決定從法律面著手,期能予以杜絕。

  馬英九上任後,有感於扁時代貪腐成風,乃將肅貪列為施政重點之一,不久前,曾要求臺“行政院”相關部門,包括“法務部”、“國防部”,必須在三個月內,就肅貪工作做出成績來。惟肅貪之設張舉措,除對貪瀆嚴打嚴辦外,立“法”從嚴,修訂現行“法律”防範肅貪的不足,也是不可欠缺的一環。

  評論表示,“行政院院會”已通過“貪污治罪條例修訂草案”,針對未使公務員違背職務的送紅包行為,將科以行賄罪,須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科或並科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所謂“不違背職務”,係指公務人員依法所當為;進一步説,非公務人員對公務人員“花錢買效率”,就構成行賄罪。

  現行“貪污治罪條例”,有關貪瀆罪之構成,以公務人員“違背職務”為要件,所謂“違背職務”,則指依法規所不當為。事實上,“不違背職務”之行賄罪,原來是要科以刑罰的,但為了鼓勵檢舉不肖公務人員,乃于1996年間“修法”取消。今再“修法”,只是將原有的規定“修補”回去。

  評論最後表示,臺灣紅包文化當道,“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對應詞,應是“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扁家弊案,處處可見“不違背職務”之行賄罪的痕跡,懲前毖後,以之為“修法”緣由,若謂之為“扁家弊案條款”,未嘗不可。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