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非理智“滅頂之災”與無妄之災

2015年12月16日 09: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抵制頂新集團食品的“滅頂運動”最近在島內進行得“如火如荼”,各界議論紛紛、褒貶不一。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秒買秒退” 這種非理性的浪費行為在島內引起激烈的爭議,完全模糊了頂新製造“黑心油”的焦點。寄望以“民意”影響“司法審判”,恐怕令臺灣民眾引以為豪的“司法獨立”美譽蒙污。

  評論摘編如下:

  抵制頂新集團食品的“滅頂運動”最近在島內進行得“如火如荼”,各界議論紛紛、褒貶不一。導火線源自去年10月在臺灣引發食品安全危機的頂新集團飼料油案,彰化地方法院近日作出一審宣判,頂新制油公司前董事長魏應充等7名被告全部無罪。消息一齣,社會譁然。由於法院審判結果與社會大眾期待有巨大落差,於是一些人再度發起“滅頂運動”,把矛頭對準頂新旗下的味全食品公司生産的暢銷産品“林鳳營牛奶”,利用“好市多”超市退貨就銷毀的機制,以“秒買秒退”的方式抵制頂新食品。但這種非理性的浪費行為在島內引起激烈的爭議,完全模糊了頂新製造“黑心油”的焦點。

  這些年臺灣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其中不乏知名食品廠家知法犯法、鋌而走險,尤其頂新集團2013年10月捲入“假油”、2014年9月和10月又分別捲入“地溝油”和“飼料油”事件。頂新集團接二連三的不法行徑猶如導火線,點燃了島內民眾對黑心食品的滿腔怒火,“滅頂運動”可謂一呼百應。去年開始已有多個機構和團體發起罷買頂新食品的行動,但被視為“黑心油”元兇的魏應充等人一審被判無罪,再度引發眾怒,一些民眾遂升級抵制行動,但“秒買秒退”根本就是暴殄天物。“好市多”超市實施“無條件退貨”本是便民措施,卻成為部分民眾報復頂新的手段。在臺南有民眾前往“好市多”要購買整櫃約100罐“林鳳營牛奶”,然後退貨,幸好在超市員工的協調下,這名民眾最後只買了10罐再退貨,否則這100罐品質沒有問題的牛奶就要被銷毀,白白浪費掉了。製造“黑心油”的是頂新旗下的正義公司,頂新因而遭受“滅頂之災”,但“好市多”也被牽涉其中,確是“無妄之災”。

  消費者對頂新集團充滿怨氣,企圖通過一波又一波的“滅頂運動”向法院施壓,但法院判案的標準絕非來自社會輿論,講究的是證據確鑿。據悉,檢方起訴指控魏應充等人犯下60次詐欺罪、79次加重詐欺罪,起訴書卻沒記載行使詐術的時間,也沒交代詐欺所得金額。檢方花13天快速偵結,但所準備的起訴材料顯然不夠嚴謹。此外,檢方認為魏應充觸法源頭在於“原料”,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添加物“變質或腐敗”,則不得製造、加工及販賣,而檢驗報告顯示頂新的進口豬油油脂酸超標,已屬變質或腐敗,所以認定頂新違法。但法院則把判定食品品質的標準放在“製成後的食品”,認為脫酸、脫臭、脫色的三步驟是生産食用油必要製程,酸價高低不是重點,精煉製程可解決,食品是否合格最重要。檢方與法院的對食品安全的標準不一,導致審判結果迥然不同。

  島內一些民眾以自己的方式抵制頂新食品,只要不違法,外界本無可置喙,但寄望以“民意”影響“司法審判”,恐怕令臺灣民眾引以為豪的“司法獨立”美譽蒙污。正如臺媒所説,“當人們用民粹的烈火來焚燒司法時,燒掉的是多年來好不容易爭取的法治精神”。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