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積電登陸設廠為何慢了一年?

2015年12月15日 08:4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晶圓半導體代工龍頭臺積電日前向臺當局提出申請,將赴大陸南京市設立12吋晶圓廠,初步投資額30億美元。這一步有亡羊補牢的意味,因為早在一年前,臺積電最大的競爭對手韓國三星已經在西安投資了300億美元。商場如戰場,最講兵貴神速,臺積電為何姍姍來遲?

  時間已晚 不得不去

  島內討論臺積電登陸設廠,很容易用到兩個負面詞彙,“産業出走”和“技術外流”。

  半導體産業是臺灣第一主力産業,佔島內産業生産總值12.16%、出口總值的23.36%,其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而臺積電的晶圓技術獨步全球,其代工的蘋果手機續航能力據稱遠超三星代工,成了近日被熱炒的話題。

  在藍綠“愛臺灣”的政治比賽中,不僅綠營反對産業出走,國民黨當局也強調産業和技術“根留臺灣”。所以,臺當局過去在處理半導體企業赴大陸投資案時態度保守,寧可錯殺不願錯放,有媒體稱之為“科技戒嚴”。

  臺灣的半導體大企業奇美、友達當年都曾想去大陸,但當局設下重重關卡,不準前往。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臺積電投資大陸腳步審慎,除了2002年在上海投資外,鮮有動作。

  2014年6月,大陸推出《國家整合電路産業發展推進綱要》,規劃到2020年時40%的半導體核心基礎零組件必須由本土生産;到2025年,自産晶片比率則要達到70%。這項計劃的推出,吸引英特爾、三星、高通等國際大廠紛紛到大陸投資。

  相比這些競爭對手,臺積電的動作慢了整整一拍。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表示,即使現在去也已經晚三星一年,但再不登陸,未來恐將毫無競爭力,實在是時間已晚,不得不去。

  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臺積電是為配合臺當局政策而較晚赴大陸投資的“模範”企業,不過為了本身生存、發展和適應全球化的必要,到大陸投資是必然趨勢。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