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媒盛讚紫金山峰會互利雙贏:譜合作新篇章

2015年11月04日 10: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5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3日在南京開幕,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2015兩岸企業家峰會”的成功舉辦,不但促進兩岸企業家的交流合作,為雙方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走出經濟發展的困境,也能替兩岸青年人開創更多的就業與創業機會,使青年人能因兩岸關係改善而能有更美好的未來,成效非常卓著。

  社評摘編如下:

  “2015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于11月3至4日上午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登場,聚集兩岸企業界領袖、工商團體負責人、中小企業家及財經學者共850多人與會,為兩岸企業家搭起交流合作的橋梁,成效卓著。

  大陸方面的理事長曾培炎表示,未來支援兩岸經貿方向不會變,一起攜手賺世界的錢,但是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才能深化合作。由曾理事長的談話可知,兩岸只要堅持“九二共識”,擱置政治爭議,就可以在經濟上互利雙贏。

  而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則表示,儘管兩岸經濟成長都面臨困境,但兩岸經濟“唇齒相依”,應該走創新模式,共同開發海外市場,為中小企業建構更多交流合作平臺。蕭理事長為兩岸企業譜出新的合作篇章,那就是:創新模式、共同開發海外市場、中小企業交流合作。

  自從2013年11月4日兩岸在南京紫金山成立兩岸企業家峰會後,雙方積極推動交流合作,目前已經成立七個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包括“宏觀經濟交流”、“能源、石化、裝備業”、“金融産業”、“資訊、家電業”、“生技與健康照護産業”、“中小企業”、“文化創意産業”等,負責具體推動兩岸産業交流合作。

  而2013年與2014年兩屆企業家峰會達成許多具體成果,包括共同討論兩岸智慧城市、物聯網及雲計算的發展策略與戰略合作、在臺灣舉辦“兩岸自由經濟示範區”與“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接研討會等,這些合作事項將為兩岸産業開創嶄新的合作領域,成果相當豐碩。

  而本屆企業家峰會主題聚焦在臺商是否能以國民待遇參與“十三五規劃”與“一帶一路”商機,非常契合兩岸經濟當前發展之需要,尤其是現在兩岸都遭受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的衝擊,雙方更需要深化企業合作,相互觀摩、攜手並進,創新研發,共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升級轉型,以因應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巨大挑戰。

  自從1987年兩岸人民開始往來之後,雙方關係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大陸已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地區、第一大對外投資地與國人出國旅有最多的區域,在兩岸關係如此密切的情況下,雙方經貿理應全方位加強合作關係。

  尤其這7年多來,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海協、海基兩會恢復了制度性協商,迄今一共舉行11次會談,簽署23項協議,共同營造了65年來最佳的兩岸關係。在兩岸關係大幅改善之際,非常需要“兩岸企業家峰會”這類組織來推動交流合作,使兩岸産業能結合彼此的軟、硬實力,共同開創新興産業發展。

  過去兩岸在新興産業合作方面,曾共同推出“搭橋專案”,雙方也曾共同舉辦過5次“兩岸産業合作論壇”,選定LED照明、無線城市、低溫物流、TFT-LCD和電動汽車等5項産業作為先期合作項目,為兩岸新興産業開創交流合作的商機。

  特別是臺灣在“黃金十年”願景中推出“六大新興産業”、“四大智慧型産業”、及“十項重點服務業”,大陸也推出“七大新興戰略産業”。如果能透過“兩岸企業家峰會”這個平臺,擴大産業合作項目,共同研發技術,制定規格標準,合作開發生産,相信可以為兩岸産業開創“新藍海”的合作模式。

  總而言之,“2015兩岸企業家峰會”的成功舉辦,不但促進兩岸企業家的交流合作,為雙方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走出經濟發展的困境,也能替兩岸青年人開創更多的就業與創業機會,使青年人能因兩岸關係改善而能有更美好的未來,成效非常卓著。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