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沒有良好營商環境,臺灣如何吸引精英?

2015年08月03日 14: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港媒報道,臺當局開辦“創業家簽證”,昨天開始受理外國人士及港澳居民申請。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臺灣有何優勢,能讓香港創業者離鄉背井,跨海入島打拼?創新産業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臺灣吸引創新人才的方向正確,但如果沒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如何吸引精英?

  評論摘編如下:

  臺當局開辦“創業家簽證”,昨天開始受理外國人士及港澳居民申請。臺灣此舉無非是為了吸引人才、推動創新、增加就業,而臺港兩地的人文環境相似,且臺灣租金與薪水較香港低,不失為香港民眾實現創業夢的選擇。但島內的營商環境並不比香港優越,人們不禁會問:臺灣有何優勢,能讓香港創業者離鄉背井,跨海入島打拼?

  根據臺灣出入境部門公佈的相關規定,申請“創業家簽證”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獲得島內外創投公司或國際募資平臺籌資新台幣200萬元以上(約50萬港元)、進駐創新創業園區、取得島內外專利、參與島內外具代表性創業設計競賽得獎、擔任具創新能力的新創事業負責人並投資100萬元以上(約25萬港元)。從這些申請條件來看,臺灣要的不是普通的創業者,而是必須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俗話説“良禽擇木而棲”,臺灣倘若沒有優於香港的營商條件,吸引人才恐怕是緣木求魚。

  世界銀行發表的《2015營商環境報告》顯示,香港的營商便利程度全球排名第3,而臺灣則排第19。經濟學人智庫公佈的2014年至2018年全球最佳營商環境排名,香港也是第3名,臺灣居第14名。從這兩份權威報告可見,香港的總體營商環境在全球名列前茅,而臺灣的排名皆居於香港之後。此外,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2015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去年外資投資金額勁增39%、達1030億美元,名列全球第2,而臺灣卻落後於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國,排亞洲倒數第3。由此再次顯示香港的經濟發展較臺灣有活力。

  良好的營商環境對創業家相當重要,但臺灣由於政治惡鬥,近年的營商環境堪憂。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兩岸早在兩年前就簽署服貿協議,但因為民進黨極力阻撓,服貿協議在島內迄今仍未能通過“立法院”審查而無法生效,導致不少臺灣業者失去佈局大陸市場的先機。去年香港和內地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補充協議十。據悉,此補充協議與兩岸服貿協議內容重疊,雖然臺灣簽署的時間早很多,但香港後來居上,臺灣已流失長利基。中國大陸上月與韓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由於臺韓出口大陸商品高度重疊,韓國現早于臺灣獲得進入大陸市場的優惠門檻,臺灣業者叫苦連天。

  創新産業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臺灣吸引創新人才的方向正確,但如果沒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如何吸引精英?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