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島內颳起“雷軍旋風”

2015年01月22日 13: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馬雲、雷軍對於島內民眾而言並不陌生,不久前他們前後到訪台灣,所做發言表示願意協助臺灣青年創業,均引起島內關注。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大陸資訊界巨頭願與臺灣年輕人攜手合作,這對於島內有志創業的各階層人士來説,確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大陸網際網路行業迅速崛起,為大陸創業者提供了實現抱負和理想的機會。而臺灣國際化程度高,不應甘於落後。

  全文摘編如下:

  最近島內颳起“雷軍旋風”。小米科技創辦人兼獵豹移動董事長雷軍最近應邀到臺北參加“CSMIC2015移動網際網路兩岸年會”,與島內民眾分享自己的創業史,並宣佈投資一億新台幣,在臺灣成立獵豹創業基金,扶植臺灣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協助更多臺灣優秀青年實現創業夢想。上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臺北出席兩岸企業家峰會時也表示,通過投資或與島內企業家共同設立基金,幫助臺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大陸資訊界巨頭願與臺灣年輕人攜手合作,這對於島內有志創業的各階層人士來説,確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馬雲、雷軍對於島內民眾而言並不陌生:淘寶在臺灣的年均行銷額據説超過10億美元;而小米手機自2013年進軍臺島後,成績亮麗,每次在小米臺灣官網銷售1至2萬部小米手機,都是“秒殺”。因此,他們在臺灣的一言一行總是受到輿論高度關注。雷軍這次在臺北出席活動,會場內擠滿聽眾,不斷增加的椅子一直擺到墻邊。由此可見,臺灣民眾非常歡迎大陸企業家赴臺講述創業故事,並希望從中汲取他們的成功經驗。這也使兩岸企業界交流對於普羅大眾而言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有錢人活動”,即使普通民眾也可學習到企業家的創業精神,甚至獲得創業資金和輔導渠道。

  馬雲曾慨嘆,這些年島內企業家鮮有新面孔,對臺灣企業界的前景頗為憂慮。他説,過去15年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很多你沒見過的人和企業在這15年都起來了。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年輕人、年輕企業,但遺憾的是,臺灣15年內新企業家和新企業,並不多見,這是值得反思的問題。臺媒亦指出,最近多場企業家論壇上,大陸傑出企業家多半是30、40歲的年輕人,例如百度董事長李彥宏46歲、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45歲、比亞迪總裁王傳福48歲,馬雲則是50歲,而且他們都沒有富爸爸,臺灣企業家的代表人物卻依然是70、80歲的大家長撐場面。此外,島內有關單位去年邀請大陸成功電商企業主到臺灣分享經驗,每一位企業主的年營業額都超過一億人民幣,但他們的年齡幾乎不超過40歲。

  大陸網際網路行業迅速崛起,為大陸創業者提供了實現抱負和理想的機會。而臺灣國際化程度高,更有優勢,不應甘於落後。這幾年島內蔓延著一股“小確幸”風潮,不求大改革、不求大發展、不求大格局,只是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中,從而失去前進與開創的動力。年輕人會因此而太容易滿足現狀,缺乏競爭力,“小確幸”變成了“麻痹劑”。正如雷軍所言,臺灣的節奏很悠閒,作為生活,讓人很喜歡;但作為創業,這樣的節奏有點太慢了,臺灣能否也能像北京、上海一樣熱火朝天地做起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