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企業家臺北峰會“馬式發言”不負眾望

2014年12月17日 09: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15日赴臺參加2014兩岸企業家臺北峰會併發表主題演講,關於設立專門基金幫助更多臺灣年輕人赴大陸創業的構想當場獲得與會人士的熱烈掌聲。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馬雲介紹自己從業的親身經歷,肺腑之言很值得臺灣年輕人和企業界深思。臺灣年輕一代應多前往大陸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現況、尋找發揮才能的機會,不要人云亦云、誤聽謠言,而錯失良機。

  評論摘編如下:

  “如果你想到大陸創業,請跟我們聯繫”。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日前在臺北舉行的兩岸企業家峰會的一番勵志演講值得島內青年人思考。最近兩岸知名企業家聚首臺北峰會,共商兩岸産業合作大計。當中最受矚目的顯然是“新鮮出爐”的亞洲首富馬雲,峰會邀請他現場演講,而其“馬式發言”果然不負眾望,關於設立專門基金幫助更多臺灣年輕人赴大陸創業的構想當場獲得與會人士的熱烈掌聲。

  今年3月島內爆發反服貿人士佔領“立法院”事件,當中不少參與者是年輕一代,使青年問題成為臺灣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這些年臺灣經濟復蘇緩慢,民眾薪資停滯不前,加上樓價節節飆升,加深了島內新生代對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前景的無比憂慮,而在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的誤導和煽動下,遂對兩岸經濟合作産生種種誤解和偏見,以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會搶了臺灣當地人的飯碗。其實恰恰相反,兩岸進一步互相開放服務業市場,給兩岸業界帶來了龐大的商機,尤其廣闊的大陸市場給臺灣創業者提供了打拼的舞臺。上月阿里巴巴在“雙十一”的網購成交量達到了創紀錄的92億美元,令美國類似的網上購物節相形見絀。由此可見,大陸市場蘊藏的潛能和活力令人難以想像。

  在兩岸服貿協議中,大陸允許臺灣業者在福建經營電子商務網路平臺,持股比例可達55%。臺灣中小企業生産的農、工産品或是小型賣家販賣的小商品,都可以透過這些臺資控股的網站,把臺灣商品賣到大陸各地。馬雲在兩岸企業家峰會上就指出,過去15年,大陸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領域特別是網際網路領域出現很多年輕人和年輕企業,但臺灣在這方面好像沒什麼變化,網路公司現在沒有大陸做得好,最可怕的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言下之意,即提醒臺灣創業者,尤其是年輕人,不應錯失近在咫尺的大陸市場,而要及時把握服貿協議,充分利用大陸給予臺灣的“獨家優惠”,儘早佈局、搶灘登陸。

  馬雲還憶述了自己年輕創業時的坎坷經歷。他説,曾應聘過30多份工作,有一次應聘肯德基,25名應聘者中24人被錄取,只除了他;後來與18個年輕人一起白手起家,一點一滴地創業,終於使阿里巴巴成為一家在美國上市的集團公司。所以,他規勸年輕人遇到挫折時不要老抱怨社會,多反省自己;不要老想著改變世界,而應從改變自己做起。

  馬雲的肺腑之言和親身經歷很值得臺灣年輕人和企業界深思。臺灣年輕一代應多前往大陸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現況、尋找發揮才能的機會,不要人云亦云、誤聽謠言,而錯失良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