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專家為平潭發展獻計:做青年文創天地

2014年07月29日 10: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盧信昌的文章,分析平潭發展動向,以幾個國際自由港發展為實例,為平潭發展出謀劃策。文章認為,從溫州、福州、廈漳泉到潮汕一帶,數百年來就是僑鄉,平潭島如能招攬人才來做源流考證,並且融合主要國家或是臨近地區的文化精華,予以加強發揚,對於打開平潭島的知名度與經濟推進,必然很有幫助。

  全文摘編如下:

  平潭島處於大陸的東南沿海,地扼閩江出海口的險要處;不過長期以來卻有人口流失的問題。作為開發新區塊,其投資熱潮與經濟發展動能,仍有待時間與時機點的雙向加持。

  有幾個自由港發展案例,可以作為平潭島的參考。首先,歷史最悠久的德國漢堡市自由港,因為受到歐盟一體化的發展衝擊,業者不再需要通關避稅,而讓漢堡喪失大量的過港貨櫃。最近幾年間,漢堡市一是廢止自由港條例,先讓都市環境做轉型蛻變;二是大力推動知性觀光,結合音樂廳、藝文展場在區內蓋大型旅館,在新地標的建築風格與文化上表現出色。

  而新加坡的樟宜機場,則是在瑞士業者與藝品拍賣公司的通力合作下,推動在其自由空港內的高價藝術倉儲區;區內標榜高安全規格的藝品保存、有移動需要時免通關且無稅務困擾,以及保護買家隱私的最佳特色。

  而作為新興島嶼的平潭島,並未擁有異國風情和充分的旅遊資産;且又缺乏國際知名度,無論在遊客層級、觀光賣點與産業發展的定位上,必然要敢於有所不同。

  從溫州、福州、廈漳泉到潮汕一帶,數百年來就是僑鄉,平潭島如能招攬人才來做源流考證,並且融合主要國家或是臨近地區的文化精華,予以加強發揚,對於打開平潭島的知名度與經濟推進,必然很有幫助。

  只要積極建構平潭島與僑鄉和海洋的關聯,並營造新世代的文化內涵,就可將文創産業的根基深植平潭。如讓臺灣等外地的表演團體,能以平潭作為訓練據點和舞臺、借助外國博物館的館藏來平潭作展覽。

  數度到過港、臺等地做巡迴表演的太陽馬戲團和獅子王舞團,其成功發跡的過程正是創作者、事業經營者,乃至於政策制定者最好的參考案例。它的成功題材與表演,證明觀眾不會因為文化距離或年齡因素而不能共用同樂。而像是來臺做過多次演出的獅子王劇團,則利用南非的優秀舞者和澳洲的資金管理,降低人員和營運成本,來接近觀眾和開發新市場。

  此外,位處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其旅遊暨活動推廣局即以背包客及打工度假等的客群做規劃,不斷推出活動來拓展年輕族群。若能安排其入駐在平潭島的標桿企業,從事調研、參訪或是實習,讓青年人有機會在平潭與工程、商務領域的業界精英,一起探討各種課題。借重青年和業者的互動交流,從學習異文化與科研的融合,以及商務創新幾個角度出發;學習到終身受用的先進知識,一起規劃世界新出路,就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到平潭追求生活洗禮。

  晚近的科技、社會變遷,皆因著青年人的需求與想像力的轉換而改變;青年世代既是文創産品的大量用戶,也是文化傳承者。若能借鏡國外相關經驗,引入深受青年人喜愛的流行活動,如辦理自由車、風帆大賽等,便能提供平臺給青年人機會。

  平潭島需有跳躍時空限制的新思維。首先,要能幫助青年學生了解現今的世局脈動,培養其競爭力與創新能力;其次,要讓青年人學習到關懷周邊社會以及掌握國際動態。既然平潭島是全新打造,就特別適合以創新構想和國際潮流作支點。因此,借由推出駐島藝術家、建置藝術村落,也可以傳承華南古文明;並作為支援文創産業和觀光發展的主動能。

  如能有效融合上述文創構想,就能拓展出平潭島的軟實力,將平潭島定位為傑出青年的交流平臺,提升青年人的國際視野,如此便可拓展平潭島與海西特區的影響力,以及發展其在大陸消費市場下的差異化定位。(作者為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