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紫金山峰會:兩岸企業抱團走向國際

2012年09月20日 09: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9月19日,兩岸政界領袖以及逾500位知名企業家和經濟專家齊聚“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規模創歷年之最。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在兩岸經濟合作日益緊密的形勢下,需要構建一個覆蓋兩岸經濟界、聯接兩岸企業家的大型平臺與機制,紫金山峰會足可勝任這一重要角色。兩岸企業雖然也是競爭對手,但倘若能進行優勢互補,則一加一的效應大於二,可把産業做大做強,甚至躋身國際名牌行列。

  評論摘編如下:

  這兩天南京冠蓋雲集,兩岸政界領袖以及逾500位知名企業家和經濟專家齊聚“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規模創歷年之最。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國臺辦主任王毅均出席了開幕式,不僅體現了大陸對這次活動的高度重視和關注,也大大提升了紫金山峰會的層級。目前有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作為兩岸交往平臺、兩會商談作為授權協商平臺以及海峽論壇作為民間交流平臺。在兩岸經濟合作日益緊密的形勢下,需要構建一個覆蓋兩岸經濟界、聯接兩岸企業家的大型平臺與機制,紫金山峰會足可勝任這一重要角色。   

  2008年首屆紫金山峰會誕生伊始,只是一個由民間發起的企業家論壇,但由於論壇緊貼世界經濟步伐和形勢,為兩岸企業出謀劃策、解難釋疑,備受兩岸企業界的歡迎和肯定。2008年兩岸關係破冰回暖,紫金山峰會即以“兩岸經貿合作與發展前景展望”為主題,為停滯已久的兩岸經貿交流謀劃藍圖。2010年當各國在尋找經濟復蘇的良方時,紫金山峰會亦探討兩岸合作共贏之道。2011年是兩岸經濟合作框架早收清單實施元年,“ECFA時代兩岸經貿合作新佈局”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紫金山峰會的焦點。   

  今年紫金山峰會的主題是“世界經濟調整中的兩岸企業合作——從ECFA到兩岸共同市場”。當下國際經濟環境不容樂觀,歐債和美債問題雖然暫時沒有進一步惡化的跡象,但只要一天沒有解決,便如一顆不定時炸彈,困擾著世界經濟活動,加之日本經濟受“311”地震重創後至今仍沒有實質性恢復,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放緩,全球未來經濟趨勢充滿了不確定因素。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岸企業更應攜手合作,共渡患難。目前兩岸經貿交流環境也為兩岸企業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ECFA逐步消除兩岸關稅壁壘,降低了兩岸産品的成本,有助於提高競爭力,隨著後續貨品貿易協商的展開,將來兩岸會有更多的産品享受關稅優惠;上月初兩會簽署了投資保障協議,不僅為兩岸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經商環境,也有助於促進雙方企業相互投資;月底兩岸又簽署了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日後兩岸經貿來往可繞開美元,由自家貨幣結算。   

  兩岸企業合作也是各自主觀需求使然。當前兩岸都處於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努力實現由代工模式走向創立品牌。兩岸企業雖然也是競爭對手,但倘若能進行優勢互補,則一加一的效應大於二,可把産業做大做強,甚至躋身國際名牌行列。正如一些臺商所説,那種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兩岸是該抱團出發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