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媒:發揮兩岸智慧務實開好“經合會”

2012年04月26日 08:5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經合會第3次例會今日在臺灣新北市舉行。本次例會,雙方將會回顧評估ECFA的執行情況。臺灣《經濟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ECFA早收計劃執行1年多來獲得不少的成果。兩岸代表針對協議文本架構,市場開放原則的討論或已達成初步共識,島內企業界對ECFA後續談判之期待甚高,後續的協商需要雙方發揮智慧以更理性務實態度面對。

  社論摘編如下:

  依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設置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經合會),第3次例會正在臺灣新北市舉行。該項會議將檢視ECFA早收計劃的執行情況,以及後續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産業合作、海關合作等6個工作小組的工作進展,對於已簽協議內容之執行所碰到的問題,希望借這半年一次的例會共同研商,尋求解決之道。

  ECFA早收計劃執行1年多來的確獲得了不少的成果。以貨品貿易為例,去年大陸自臺灣進口平均成長8%,其中早收貨品成長9.88%;臺灣自大陸進口平均成長21.89%,其中早收貨品成長23.71%;早收貨品獲減免關稅合計超過2億美元;早收貨品關稅減免,吸引許多過去對大陸沒有出口實績的廠商投入這塊市場。目前早收貨品零關稅的比重已超過90%,估計今年的執行成效將更顯著。在服務貿易方面,金融業早收計劃下,已有兩家銀行業者在大陸設立辦事處滿1年,獲大陸核準籌設分行;投信和保險業者各有6家和7家獲得大陸核給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服務業早收項目相互投資件數超過200件,金額突破2億美元。

  貨品和服務貿易的後續協商,對臺灣未來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島內企業界對ECFA後續談判之期待甚高,尤其LCD面板、石化上游産品、工具機、汽車整車等都希望儘早適用零關稅;電子商務、展覽服務、旅遊等服務業者則期待獲得較優惠條件,早一點準入大陸市場。面對國際區域經濟整合情勢演變,貨品與服務貿易後續協議之簽署工作已迫在眉睫,臺當局希望兩年之內完成協商並簽署。然而,由於ECFA後續協商涉及商品項目眾多、範圍廣泛,談判工程浩大,任務非常艱巨。

  過去一年多來,兩岸代表針對協議文本架構,市場開放原則的討論或已達成初步共識,但市場開放清單等實質議題的討論則迄未觸及。貨品與服務貿易後續協商希望在兩年內完成,需要雙方發揮智慧以更理性務實態度面對。

  經合會作為處理與ECFA相關事務而建構的磋商平臺和聯繫機制,期待本次例會雙方代表都能夠務實地針對有礙ECFA落實因素及後續協商順利推展等議題深入探討,共同研商具體的解決對策,俾利ECFA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效益早日實現。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