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平潭開發新在哪

2011年05月16日 09:08:00  來源:
字號:    

  福州東部的平潭島是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地方,與新竹相距僅68海裏。早在1978年平潭的澳前碼頭就列入國務院批准的全國第一批臺輪停泊點。如今,平潭島已成為海西建設的前沿實驗區,兩岸交流先行先試新的龍頭。

  曾經的對臺海防前線,那個“男人多女人少,只長石頭不長草”的荒島,如今來了一個華麗轉身。從對峙到對話,從對抗到對通,平潭掀開了海西發展和兩岸交流新的一頁。

  如果説深圳是香港的第二個生活圈,珠海是澳門的第二個生活圈,則未來的平潭可望成為臺灣的第二個生活圈。平潭正在開啟兩岸合作的新模式、新階段、新境界。

  也許再過十年,四通八達的高鐵駛進了平潭,支線飛機翱翔在島上的藍天,高速客輪來來往往,立體交通網把海峽兩岸聯結起來,就會呈現朝發臺島、暮歸平潭的新景象……

  但肯栽就梧桐樹,不愁鳳凰不棲來。基礎設施熱火朝天、日新月異的平潭,正逐漸成為臺商投資海西的新熱點。

  除了硬體的吸引力,引人關注的“平潭模式”——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管理、共同經營、共同受益——也是重要誘因。“五共同”的核心是共同管理——管理主體是誰,如何管理等,都需要體制和機制創新,以便大陸釋放的善意、誠意與“和平紅利”,能讓臺灣民眾切實感受到。

  據介紹,作為先行先試的突破口,平潭還在探索和爭取一些新的優惠政策。例如允許臺灣金融業在平潭綜合實驗區設點承攬人民幣與台幣存兌業務,擴大開放臺灣登記車輛自由進出,實行減免關稅等。甚至有人提議,今後臺灣民眾到這裡可以落地免簽證,臺灣的營業執照在平潭島同樣有效,臺灣的學歷在平潭島也可以承認等等。

  儘管有些設想和提法超前,但平潭島的開放開發確實應該探索出屬於兩岸的新“融合模式”。如果未來臺灣民眾可自由到平潭島生活,兩岸同胞有共同生活區,彼此互幫互助,那將是怎樣的一幅榮景!如此,也就回到了開發初衷——平潭在閩臺的深入交流中先行先試,最終成為兩岸人民共同的家園。(任成琦)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