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南臺灣分享兩岸美好成果需對症下藥

2011年05月05日 10:51:00  來源:
字號:    

  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將在端午節假期開放,臺灣南部業者針對沒有直飛北京航班、搶不到商機表示不滿。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專論文章指出,這需要業者和南臺灣民眾冷靜理性思考。政治和經濟關係緊密,高雄市長陳菊一邊喊著“臺獨”,不承認“九二共識”;一邊又要航班,這樣的作法豈無政治風險?在政治上突顯兩岸對立衝突,又豈能過度期待大陸在經濟上密切合作?

  全文摘編如下:

  南臺灣是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一股不可忽略的重要群體,更是決定馬英九當局推動經濟有感復蘇政策成敗的關鍵,一直以來南臺灣的業者不斷高喊無法直接享受到兩岸和平發展的高度利益,無法感受到兩岸關係和緩的美好果實,對於這樣的現象,兩岸當局需要正視,而業者及民眾更需要冷靜理性思考,對於這樣的現象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唯有真正從根本問題上進行探索,方能真正解決問題。

  日前針對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將在端午假開放,高高屏觀光産業聯盟總召林富男針對高雄沒有直飛北京航班、業者將搶不到商機表示不滿。他説,這不只是高雄、而是整個南臺灣的損失。針對臺灣南部業者之苦,固然有其業者本位立場與謀利的地方,但我們應該深入檢討為何會發生這樣的現象,以替南臺灣的業者尋得出路與商機。

  首先,根據林總召的説法,高雄市長陳菊、南臺灣觀光業者屢次反映都沒有結果,明顯將責任怪給兩岸當局及航空業者,但殊不知,航權談判需要兩岸官方及航空業者有著共同的意願,其理由不外乎是市場及政治風險評估,試問當陳菊一邊喊著“臺獨”,不承認“九二共識”;一邊又要航班,這樣的作法豈無政治風險?
 
  一直以來,南臺灣的發展與長期的民進黨地方執政絕對脫不了關係,馬英九自上任以來,不停地想盡各項辦法來振興南臺灣的經濟,不僅資金等的挹注越來越多,南臺灣訪視頻繁,其推動的各項政策無非是替南臺灣的經濟找出路,創造更好的人民發展機會,無奈陳菊市長及綠營民代,屢屢在政治判斷上脫軌演出,造成馬英九當局在前面力拼,地方政府在後面拖扯,致使對南臺灣各項有利的政策並未得到有效充分的發揮。

  其次,航空業者的本身利益與觀光業者的利益有時會産生不一致的預期情況,觀光業者期待航班多,但航空業者卻不見得一定是如此認知,如果航班過多,無利可圖,航空業者也不會做賠本的生意,畢竟市場決定論,利益決定一切。馬英九當局對於航空業者,也多半都以軟性的柔性訴求勸導方式,希望能有多一些的社會責任;馬英九當局所擁有的權力,也不可能強迫業者做賠本的生意,畢竟這樣的情況為法所不許。

  再者,林總召的説法正好反映出南臺灣政經分離的明顯趨向,更將無利可圖的罪責及所有的矛頭全都指向馬英九當局的不盡力,而忽略地方政府所應盡的責任,地方政府與馬英九當局應齊心協力,而非一方製造問題,一方解決問題,地方政府不僅是動口,而應該以行動來展現,南臺灣準備好了沒?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種種配套措施是否齊備,而政策的成敗更應該以選票來呈現,如果多開放直航商機的政策是正確的,那應該以選票來具體呈現,不吝惜給予馬英九當局開放政策掌聲,而非選票與政策的矛盾,那麼誰還敢多做事呢?不做還不挨罵,做多了反而受到過度的苛責。

  再從各項選舉結果來看,南臺灣所突顯的現象是,越是鼓勵兩岸敵對的政黨越是獲得選票的加持及民眾的青睞,南臺灣越來越綠,對於政客來説具有相當的啟發意義,這種在政治上突顯兩岸對立衝突,又豈能過度期待大陸在經濟上頻頻讓利?難道南臺灣的業者不知道這種情況嗎?政治與經濟始終難以脫離,他們的困境有些是結構性的問題,這種問題較難解決,並非靠單方面努力就能完全解決;至於非結構性問題,相對來説則較為好解決,難度也較小。

  總之,南部是臺灣地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決定臺灣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對於南臺灣業者之苦,相信馬英九當局都掌握了情況,戰戰兢兢不敢懈怠,也都設法來協助業者解決問題,吊詭的是,南臺灣的民意反映卻不是如此,在民粹的操弄下,馬英九當局做再多的好事也都得不到民眾的鼓勵;困難的是,有些結構性的問題考驗著兩岸的互信基礎,有些挑戰考驗著業者與航空公司間利益的博奕,有些挑戰則是來自於民眾的選票反應,解決問題的難度不一。

  但無論如何,兩岸當局及航空業者應該傾聽南臺灣業者心聲,並盡力協助業者解決問題;而南臺灣業者也應理性冷靜,拋開情緒,仔細深入個中檢討,市場利益與政治風險,誠然是南臺灣業者苦無明顯商機之主因,期盼各方都能針對病因對症下藥,使南臺灣真正能夠感受大陸游客帶來的好處,而能産生經濟有感復蘇,帶動臺灣經濟新一波的起飛與發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