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如何讓臺灣民眾對經濟復蘇有感?

2011年01月06日 08:53:00  來源:
字號:    

  臺灣《經濟日報》6日發表社論説,剛過去的2010年,其實是很有生氣的一年。這一年中,臺灣從全球的經濟危機中強勁復蘇。根據前三季的統計數據,經濟成長率平均已超過12%,其中民間投資較前一年增加近四成,出口成長達三成,進口成長也超過三成五。這樣的復蘇力道,多數亞洲國家或地區都瞠乎其後。

  從影響民眾至巨的失業情勢來看,去年春節後,失業率大體呈現逐月下降的趨勢。去年11月時的失業率已經降至4.73%,接近兩年前同期的水準;失業人數雖仍超過52萬人,但已較年初減少近10萬人。因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的人數,從2009年中也開始穩定下降。這些數字都顯示,經濟環境正在好轉。

  社論説,即使不看統計數字,從很多跡象也可看到臺灣又重新動了起來。作為臺灣門面之一的桃園機場就是一個好例子:機場大廈開始改建更新、機場聯外道路與機場捷運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機場裏進出的遊客更是萬頭攢動。回到臺北,市面明顯變得更熱鬧了,街頭出現了久違的車潮與人潮,新的國際旅館與新的百貨公司有的剛剛開張,有的正在動土。這些也都是景氣回溫的證據。
 
  當經濟情況明顯好轉,為什麼還是有許多人抱怨這是“無感復蘇”?最近的五市選舉,執政的國民黨形勝實敗,論者也多認為由於民眾尚未真正感受到經濟成長,所以經濟成果無法轉化為選票。那麼,當局一定要了解,為什麼有人復蘇無感?當局又應該做些什麼,才能使復蘇有感?
 
  社論指出,我們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經濟雖然復蘇,但復蘇情況並不均衡。大體來説,目前北熱南冷,都會區熱而非都會區冷;受惠于兩岸開放增溫的産業熱,但尚無法從兩岸交流中得利的産業冷。這種不平均正是“無感”的來源;還未從復蘇中得利的人,自然充滿失落,認為復蘇無感。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現況,當局的政策就應該設法挹彼注茲,讓各個層面都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

  以開放大陸游客來臺觀光為例。過去一年多,此一政策已使許多服務業(如航空、旅遊、餐飲等)受惠良多;但由於目前僅允許團進團出,從消費金額到消費地區(路線)都受到相當的限制。最近第六次“陳江會”雖已宣佈陸客來臺人數將增加到每日4,000人,但若要擴大陸民眾來臺觀光帶來的影響,帶動更多地區的發展,重點就在“個人遊”。然而,按照目前規劃,“個人遊”最快也要到4月才會實現。其實,從臺當局“觀光局”到民間業者都早已準備好了,就待“陸委會”與“國安單位”點頭放行。我們認為,這樣的拖延並無實質意義。對於這種可帶來更多經濟效益,讓更多地區分潤的政策,當然應儘速實施。不僅如此,我們還應加大陸客個人遊自由的規模,廢除對陸客的種種不合理限制,讓其效果更為擴大。
 
  進一步來説,要讓經濟復蘇有感,關鍵就在推動“服務業”。由於目前經濟中有許多臺灣接單,海外生産的情形,結果我們往往賺到産值的“數字”,卻未得到經濟成長的實質好處。相形之下,服務業多與消費直接相關,既創造産值也帶來就業。而且服務業不同産業間的關聯性極高,環環相扣,一呼百應;服務業有此特性,才能撐起市面的繁榮。

  社論最後説,臺當局目前雖有十大重點服務業的規劃,但重心是推動服務業的輸出。我們在此強調的則是與地方結合的服務業,希望借由地區服務業的發展,帶動地區的繁榮。准此,當局應從五市的新格局出發,在各地推動服務業旗艦計劃,讓旗艦計劃帶來周邊産業並創造就業,這樣才可能讓每個地區都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