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會抓老鼠就是好貓 在野黨不必反對CECA的名稱

2009年02月24日 09:16:00  來源:
字號:    

  臺灣《經濟日報》24日發表社論指出:果不出我們所料,在島內工商團體一片促簽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聲中,馬英九當局也拍胸脯保證努力從事,在野黨卻表現出極其強烈的反應,臺聯黨甚至矢言,馬當局若簽CECA,立即發動罷免馬英九。目前CECA只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兩岸均未見採取任何行動,情勢已惡化至此,一旦互有人員往來,就CECA相關事務進行具體協商,在野黨發動群眾強力杯葛的場面,絕不下于當初陳雲林來臺進行兩岸協商時的情況。

  社論説,面對如此強大的反彈,馬當局勢必舉步維艱,困難重重,CECA的美夢還見不到影子,島內已經劍拔弩張,甚至政局的穩定都受到威脅。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馬當局將如何因應,但“經濟部長”已明白表示“CECA”這個名稱已決定廢棄,將來再另覓合適名稱。然而這樣的閃躲策略豈有可能輕易擺脫在野黨的追打?只要兩岸簽署某种經濟合作協議的事實不改,在野黨即將如附骨之疽,頑抗到底。

  然而馬當局乃至整個臺灣是否可以拒絕簽署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答案極其明確:毫無可能。原因已經日漸清楚地浮現眼前:明年元月,東協十國即將與大陸透過東協加一的協議,將若干重要商品的關稅降為零,但臺灣的石化原料、機械産品等出口大宗則要課徵6%至8%的關稅;這一個顯著的價差,就會使産品的競爭力大失,對已遭重挫的臺灣出口部門更是雪上加霜。猶有甚者,將臺灣最強悍的對手,日本與韓國也納入其中之東協加三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動;一旦這兩個對手也能在關稅上大佔優勢,則不論金融海嘯的衝擊何時消失,臺灣的出口部門幾乎永難復蘇,臺灣經濟也見不到任何生機。因而若不能突破此一越來越嚴密的經濟封鎖,臺灣經濟將無出路。

  馬英九從競選期間就提出的CECA,正是基於此一目的,又要避免與香港的CEPA混淆不清,而刻意設計出來的名稱。但不管它叫什麼名字,本質上就是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簽定的自由貿易協議(FTA)。FTA是WTO許可其會員相互簽署的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的協議,但並不拘泥其實際名稱;大陸與香港之間的CEPA既在其列,馬當局一再鼓吹的CECA也不例外。事實上只要兩岸之間簽署了實質上屬於FTA的任何協議,叫什麼名字一點也沒有關係。這正是尹啟銘敢公開宣示放棄CECA這個名稱的理由。將來在野黨不論反對任何名稱,也都不能回避其所反對者乃是FTA的這個事實。

  社論説,只要不涉及主權矮化,臺灣與任何國家或地區簽定FTA都是當務之急,大陸自無理由排除在外;只要真心關切臺灣的前途與出路,任何人都不該阻擋此事。從民進黨主席表達的意見看來,她也不敢堅決反對到底。由於WTO架構之下的FTA本身並不涉及主權地位問題,兩岸目前已然以對等地位成為WTO會員;因此,為今之計,應當暫時拋開一切易滋誤解的名稱,直接以FTA的本質向民眾説明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的必要性與急迫性,以消除不必要的爭議,爭取最大多數認同,並且多管齊下,與一切貿易夥伴都同時展開必要行動,以沖淡完全局限于大陸所造成的緊張氣氛。

 

更多精彩評論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