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聯合:真貪腐負貢獻 七年噩夢在冷汗中驚醒

2007年10月08日 09:47:00  來源:
字號:    

  臺“立法院”預算中心最近提出評估報告,認為民進黨當局投資對經濟成長連續七年呈現“負貢獻”。臺灣《聯合報》今天的社論指出,過去七年,當局花大錢不眨眼,又最會用道德口號自我美化,結果卻虛耗臺灣最多資源,帶給人民最多的焦慮和痛苦。其實,以“負貢獻”一詞總結民進黨八年施政,恐怕還只是點到皮層而已。 

  預算中心數年前即注意到扁當局揮霍無度的問題,並就預算違法、債務暴增、執行不力等問題提出警告。但在執政黨硬拗、在野黨棄守的態勢下,問題竟是日復一日更形惡化;張俊雄“內閣”更變本加厲,透過“一週一利多”的輸送手法,將臺灣資源挪為民進黨的選舉彈藥之用。儘管輿論一再指為不當,但這個當局已到了“不畏人言”的地步,掏空行動簡直已明目張膽。 

  社論説,臺灣經濟七年來江河日下,其實不需預算中心提醒,人民的感受早已點滴在心。但民眾必須警醒的是:臺灣七年的沉淪,不應只視為一個無能當局的為所欲為,而須反省人民何以甘為當局的倒行逆施付出如此昂貴的代價;這也不應只視為人民自食惡果的“民主春夢”而已,而要知道臺灣在民主進程中究竟走錯了那條岔路,以致無力回頭,甚至無力阻止情況惡化。 

  可笑的是,回顧這場破滅的“民主春夢”,在每個轉捩點竟都有個美好的篇名。從“八一○○臺灣啟動”、“兩兆雙星,五年五千億擴大公共建設”、“和解共生”,到“大投資、大溫暖”和“一週一利多”,歷任“閣揆”皆使出渾身解數編織執政美夢,每個夢都在冷汗中驚醒,但繼任者仍繼續在前人的爛攤上築夢。七年一覺荒唐夢,充斥著吹噓、浪費、無能和貪瀆,這是臺灣至今不願面對的真相。 

  臺灣過去的發展,是靠著一連串的“四年經建計劃”奠定基礎,政策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如今,七年六任“閣揆”,施政理念南轅北轍,經社發展政策支離破碎,行政資源在政治指令下被導向特定局部用途,因缺乏理性評估而形成虛耗,更因假手特定親信權貴而形成層層分贓,導致貪污、腐敗事件層出不窮。民進黨推翻了國民黨的“黨國”體制,自己卻建構了一套更拙劣醜陋、更不受監督的分贓體制。 

  社論認為,當局動輒一砸十億百億公帑,對臺灣經濟的貢獻卻是“負數”,原因可歸結為二:一是假建設,二是真貪腐。所謂“假建設”,本來即非為建設臺灣為著眼,而以背書執政黨的虛榮與騙局為目的,師心自用的政策自然淪為虛耗。多少蚊子館,多少閒置機場和港口,多少空有藍圖卻無由執行的計劃,不都是扁當局假建設、真無能的鐵證! 

  所謂“真貪腐”,在喧天政治口水中,當局文官體制及監督機制遭踐踏蹂躪,主政者及其親信、朋黨正好趁機上下其手,將公資源挪為政黨私用,將公帑納入私囊。從近年弊案的多樣化,上至“總統府”內的貪瀆,中至官員與財團的利益輸送,下至地方産官學的暗通聲氣,皆較政黨輪替前猶有過之。陳水扁沒有打倒李登輝的黑金體制,自己卻發明一套新的金權模式,直接向“國庫”和財團掏取,難道這就是他想像的民主進步? 

  社論表示,進一步深思,民進黨的“負貢獻”,帶給臺灣的絕不止是八年的停滯不前而已。試想,目前當局財政赤字即使根據最保守的估算亦已膨脹至將近五兆,平均每個家庭要負擔一百萬債務。民進黨不僅揮霍了臺灣過去半世紀的積累,也弱化了臺灣的競爭力;未來,人民即使加倍付出心力,都未必足以回復我們原有的地位,遑論奢求超趕其他國家和地區?這一切,不都是以透支臺灣下一代的未來為代價嗎? 整個臺灣社會在內耗空轉中漸漸喪失競爭力,實在是萬分慘痛的代價!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