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扁當局胡搞瞎弄 臺灣經濟豈有明天

2007年05月09日 10:51:00  來源:
字號:    

  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的主體,毫無疑問是全體勞工。一方面,幾乎每個成年、壯年人都是勞心、勞力之人,他們正是這個國家或地區能夠穩定、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作為家庭的主幹、所得的創造者以及主要的消費者,他們又是經濟能夠持續運轉的主要依託。但也無人敢否認,全體勞動及其他資源能否善用,新方向與新觀念能否確立,技術的日新、投資的日進能否有效落實,操其樞紐者,除卻這個國家或地區的全體經營者更無其他。

  臺灣《經濟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因此,歷史殷鑒彰彰在目: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其企業經營者不能得到合理的發展空間、友善的公平對待,處處受到剝削、壓制,其經濟還能蓬勃發展者,得未曾有。相反地,若企業經營者在公平而合理的遊戲規則之下,獲得最大的施展空間,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尚抑鬱困頓,停滯不前者,也罕見前例。

  過去半世紀,臺灣經濟得以飛躍成長,甚至在發展速度與分配公平上同創歷史新猷,被目為經濟奇跡,其關鍵即在於主政者採取了全體落後國家或地區中,對企業經營最友善、開放的態度,又極力維持社會安定、個人自由,使成千上萬企業經營者獲得同等級國家或地區中最好的經營環境。

  然而最近十年,經營環境在主政者的意識形態桎梏下,全然扭轉,遊戲規則受到最大的扭曲,完全失去公平、自由的一貫精神。尤其強以公權力配合民粹主義,極力打壓臺灣企業對全球最大商機、加工廠與市場腹地的運用,使企業臣服為政治鬥爭的奴僕,以自戕、自閉來削弱其競爭力與活力。七年前政權輪替之後,民進黨的神主牌更獲得公權力全力護持,臺灣企業經營者的生機也更徹底地受到斲傷。

  這一切最近忽然變本加厲;打壓經營者的魔掌漫天飛舞,臺灣的企業真似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在封鎖兩岸、挑激雙方衝突的惡劣環境下,好幾個鎖定企業經營者、要從他們身上敲骨吸髓的行動,紛至遝來。2000年“政權”輪替之後,民進黨的主政者先是兌現其競選諾言,要在企業所付工資不變的情況下,大幅削減工時。結果在朝野兩黨政治人物競相喊價之下,硬生生將每週工時大砍18.57%;“政府”請客,企業埋單,逼迫大大小小企業在經濟成長率由正轉負的空前慘境中,硬生生地剜肉補瘡,吞下這個苦果。

  其後主政者食髓知味,又在勞工退休金改制時,逼迫企業為每位受雇者拿出每月薪資的6%,存入其個人賬戶中;再一次“政府”請客,企業埋單。經過前後這兩次剝削,臺灣企業的營收每年有24.57%,被公權力強迫放進勞工的口袋。在整體經濟發展停滯,獲利普遍縮水的情況下,這24.57%將原來賺錢的生意打成賠錢的買賣,搶走企業投資發展的資金,令其發展路斷。

  大選前夕,主政者以表面上基本工資十年未調為由,決定大漲基本工資8%上下,又是“政府”請客、企業埋單。於是,六年來在大環境愈趨不利的背景之下,只知做秀、不知“治國”的主政者又拿企業做祭品,討好擁有最多選票的勞動者。只是企業的獲利已經吃幹抹盡,還要押著再吐出8%的營收,當標竿的高科技産業都落到凈利2%、3%的微利時代,那大大小小被趕盡殺絕的企業經營者,還要從何處張羅出另一個8%來?那無數臺灣企業還要怎樣為明天、明年的發展籌措資金?當企業都被殺雞取卵,逼上絕路,臺灣經濟又豈有明天?

  可就在這山窮水盡的關頭,不利的噩耗接連傳來。“主計處”發佈4月份物價調查報告,進口物價大漲10.41%,躉售者物價同步上升7.83%,同為近八個月新高,但消費者物價僅微幅上升0.67%。換言之,由於新台幣貶值及國際農工與能源價格持續上升,生産者面對的成本已大幅升高,但所面對的市場消費則低迷不振,根本無法將成本的升高轉嫁給消費者,其獲利就硬生生地又被吃掉8%左右。與此同時,“立法院”又初審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將2025年的排放目標訂在前年的水準;因而許多投資計劃均將觸礁,能源與設備成本均將大漲,企業經營的前景更是一片黯淡。

  企業已走到山窮水盡的關頭,誰能給他們一線希望?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