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再搞“入聯”應先想好後果

2016年08月18日 07: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昨天有兩事會傷及兩岸關係,一是民進黨副秘書長李俊毅稱,支援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民進黨今年不會缺席;二是民進黨昨天下午舉行中執會,冷處理“黨綱修正案”,民進黨的“臺獨黨綱”將繼續存在。

  中評網對此發表評論指出,有關推動“入聯”的事,馬當局執政期間曾沉寂8年。今年5月政黨輪替後,蔡當局是否重新推動,牽動各方神經。有報道指臺灣“外長”李大維6月2日表示推動參與聯合國將是新當局努力的方向,不過數天后的6月8日,李大維又稱“外交部”今年不會推動加入聯合國。

  李俊毅昨天稱,民進黨會和民間合作推動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希望臺當局也可以進來,總體戰略、角色分工需要“總統府”、“國安”系統、“外交部”共同會商決定,他研判蔡當局會在一週內公佈“入聯”策略。民進黨昨天稍後雖對此説做澄清,但仍肯定推動“入聯”所做的努力。

  從李俊毅的説話看,臺灣推動“入聯”蠢蠢欲動,只余當局是否出面以及用什麼方式、方法的問題。由臺灣前“國防部長”蔡明憲做理事長的“臺灣聯合國協進會”,預定9月初到紐約活動,蔡當局表明會請“邦交國”及其他“友臺”國家,在聯合國體系重要場合替臺灣發聲。

  大陸一向將臺灣搞“入聯”與“臺獨”、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劃等號,1993年至2007年十數年間,臺灣歷次推動加入聯合國活動均遭大陸強力反制而失敗;2008年陳水扁推動“入聯公投”,也以失敗告終。

  文章認為,臺灣今年若再搞“入聯”,可能招來大陸加倍反擊,不僅“入聯”不會有任何收穫,還會進一步惡化兩岸關係。數月來兩岸關係急速轉壞,已經不起新的更大打擊。民進黨應先想好推動“入聯”的後果,三思而後行,並需承擔所引發的後果。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